石仙桃
石仙桃 |
中藥名稱:石仙桃 別 名:石山蓮、石橄欖、果上葉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天門冬目 科:蘭科 屬:石仙桃屬 種:石仙桃 分布區域:華東、華南和西南等 採收時間:秋季採收 用 量:15~30g 毒 性:暫未發現 貯 藏:陰涼乾燥處儲藏 |
石仙桃,中藥名。為蘭科植物石仙桃的假鱗莖或全草。分布於廣布於華東、華南和西南大部分地區。具有養陰潤肺,清熱解毒,利濕,消瘀之功效。常用於肺熱咳嗽,咳血,吐血,眩暈,頭痛,夢遺,咽喉腫痛,風濕疼痛,濕熱浮腫,痢疾,白帶,疳積,瘰癧,跌打損傷。
[1]
入藥部位
植物的假鱗莖或全草。
性味
味甘、微苦,性涼。
歸經
歸肺,腎經。
功效
養陰潤肺,清熱解毒,利濕,消瘀。
主治
用於肺熱咳嗽,咳血,吐血,眩暈,頭痛,夢遺,咽喉腫痛,風濕疼痛,濕熱浮腫,痢疾,白帶,疳積,瘰癧,跌打損傷。
石仙桃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炮製
採集加工炮製方法 秋季採收,鮮用,或以開水燙過曬乾用。
生理特性
石仙桃,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匍匐。假鱗莖卵形、圓柱形或狹圓錐形,肉質,長2~6cm,寬1~2.5cm,頂生2葉。葉橢圓形或倒披針 形,長5~18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收狹成柄,具明顯的縱脈。花葶從被鱗片包住的幼小假鱗莖頂端抽出,長10~15cm;總狀花 序直立或下垂,有8~20朵花;花白色、綠白色或帶黃色;苞片狹卵形,2列;萼片卵形形,近等大,長約1cm;花瓣線形;唇瓣基部凹陷 成囊狀,3裂。蒴果倒卵形,種子粉末狀。花期春、夏季。
生長環境
附生於海拔1000~1200m的闊葉林樹上、林下或溝邊石上,廣布於華東、華南和西南大部分地區。
鑑別
藥材性狀 本品根莖粗壯,直徑5~10mm。下側生灰黑色頂根,節明顯。節上有乾枯的膜質鱗葉,每隔0.5~1.5cm生一枚假鱗莖,肉質肥厚呈瓶狀, 卵形,長圓形,長3~7.5cm,直徑1.5~2.5cm。表面碧綠色或黃綠色,具5~7條縱棱或光滑,基部收縮呈柄狀,有的被鞘狀鱗葉。頂端生葉2枚,多脫落而留有呈內外套疊的「V」形葉痕。葉片革質,較厚,橢圓形或披針形,長5~18cm或更長,寬3~6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 ,收縮成柄狀。具數條平行葉脈,其中3條明顯而突出於下表面。花序頂生。多已乾枯。氣微,味甘、淡。
相關論述
《生草藥性備要》:治內傷,化痰止咳。
附註
《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