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石元春 [1]>

  • 土壤学家 男,1931年2月生,湖北武汉人。195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1956年获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石元春
出生 1931年2月 湖北武汉
国籍 中国
民族
母校 北京农业大学
职业 土壤学家
研究领域
医学

目录

教育背景

  • 1953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
  • 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和农业化学系研究生毕业。

人物经历

  • 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并参加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四年。50年代末到文革在校讲授土壤学和从事北郊区土壤普查和盐渍土动态研究。1973年开始,持续在黄淮海平原从事中低产地区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和农业发展的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研究达20年之久。1978—1990年先后是该项目的专家组组长和课题主持人。1992—1996年,主持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节水农业的基础性研究”。他长期从事土壤地理和盐渍土发生与改良方面的工作。在土壤形成的地学条件、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易溶盐积聚规律和古地球化学过程、中国黄土高原更新世古土壤及其分类、地理和时空上的发展演替系列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他在黄淮海平原研究中的重要学术成就是提出了“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盐运动理论”,揭示了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共存和交相为害的十分复杂的自然现象;提出了旱涝碱必须实行综合治理的实质是对区域水盐运动的科学调节和管理,以及调节管理的枢纽和杠杆是浅层地下水的采补等一系列观点,在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治理实践上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发挥了重要作用。80年代以来,他应用系统科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出了对区域不盐调节和旱涝盐碱综合治理有重要实用意义的“PWS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体系”。
  • 他著有“黄淮海平原的水盐运动和旱涝盐碱的综合治理”、“盐渍土的水盐运动”、“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节水农业应用基础研究进展”等学术著作7部,发表论文80余篇。曾获国家和部委奖十余项,主持的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项目,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个人曾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和王丹萍科学奖。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五一”劳动奖章。第八和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 近年来,他先后担任国家“十五”“863计划”和国家基础科学“973计划”专家组农业科技首席科学家、国家中长期(2006-2020)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农业科技组组长,围绕国家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宏观研究,发表了许多重要文章。完成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农业科技报告,正在积极推进他提出的重大专项——农林生物质工程研究。

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

  • 他提出了黄土高原更新世古土壤地理、分类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演替系列;提出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盐运动理论,揭示了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共存和交相为害的自然现象,提出旱涝盐碱实行综合治理和治理的实质是对区域水盐运动的科学调节和管理,以及调节管理的枢纽和杠杆是浅层地下水的采补等一系列观点,并在河北曲周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实验区的实践中取得重要突破。90年代,他还研究提出提出了对区域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的“PWS”区域水盐运动监测预报体系和农田水均衡模式化等研究成果。

主要奖项

  • 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
  • 1980年获农牧渔业部“农业技术改进”一等奖;
  • 1983年获“农业区划”一等奖;
  • 1984年获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农业部、林业部颁发的“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奖”;
  • 1985、1986年获四委一部颁发的“六五”国家科技攻关奖励;198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88年获国务院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一等奖。

参考资料

  1. [1]中国科学院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