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石头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头寨

中文名;黄果树镇石头寨

景区特色;民族村寨

地理位置;贵州省镇宁县

户 口;200户人家

著名景点;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石头寨景区

石头寨,位于贵州省中部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距离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只有六公里,这是一个布依族村寨,寨子依山傍水,而寨子里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由石头和石板建造而成,所以叫做“石头寨”。走进寨门,就像走进了石头的世界。街道是石头铺的,房屋是石头垒的,屋顶也是石板盖的。

简介

石头寨村民的生活,主要以农耕为主,这里是贵州省民族风情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地区。数百年来,它一直不为外人所熟知,可是当都市文明对古老历史的向往慢慢演变一种时尚的追求之后,这种原生态的民族风情,便吸引了不少好奇的游客。随着黄果树风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到石头寨来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

石头寨几乎全寨都是石墙石瓦的石屋。石屋层层叠叠,顺山势而建,错落有致。有的石屋,房门朝向一致,一排排并列,有的组成院落,纵横交错。布依族的民居,一般是上中下三层,下层圈养牲畜,中层住人,顶层比较窄小,用来存放杂物。房间一般是单数,格局,也有沿袭下来的规矩。民居的主体部分,都是利用石头来搭建的,只有在梁、柱等地方,才会使用少量的木材,而石头与石头的接缝处,也只是用了少量的沙浆来粘结。一般用来盖房子的石头分成两种,一种是搭建主体结构的块石,还有一种则是用来作屋瓦的片石。石头寨的房顶的盖法,吸收了歇山顶的基本建筑样式,规整中富含变化,冬暖夏凉,实用而独具特色。寨里的男人,个个都会石匠活儿,手艺代代相传。[1]

在石头寨地区盖房子,一般都不对石头进行特别精细的加工,不规则的长方形、菱形、三角形及多边形的石块,经过石匠们的巧手,总能有不同的垒砌组合。 石头寨距今,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了。石头之所以成为这里主要的建筑原材料,是因为这个地区独特的地质和气候条件,在这里用石头盖房子,不仅造价比较便宜,节约木材,不怕火灾,而且舒适耐用,冬暖夏凉。石桥石屋石路,就连生产和生活的许多工具,也都是用石头做的。不光是这里,在石头寨所在的扁担山区,有四十八座类似的布依族村寨,也都是利用石头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这些石头建筑,历经多年的风雨冲刷,越发显得洁白,在秀丽的群山环抱之下,构成了一幅幅山野的图画。石头的坚韧和沧桑,在这里默默契地守护着历史,见证着生活的每一个变化。

石头寨在布依族语言里的发音是“波升”,村民以伍姓为主,传说是六百年前一户姓伍的布依人家到此后逐步繁衍而形成寨子的,所以村民彼此之间都有血缘关系,寨内部不允许通婚,数百年厚重的历史传统,既维持着寨子的安宁与稳定,也使石头寨只能以一种缓慢的节奏,被动地适应着外部世界的变化。

蜡染之乡

贵州蜡染名扬中外,石头寨是著名的蜡染之乡,寨里寨外,桥上河,随时可见点蜡、漂蜡的女性。全寨约百分之八十的成年妇女都会这种传统的民间工艺,有一半人家有染缸;可以说,她们的一生都有蜡染制品伴随;刚出世的婴儿所用的小被巾、襁褓服、童装、花帽、口水兜、花背扇都是蜡染制品,青年人恋爱、婚嫁时的手绢、腰带、头巾、披肩、背心、脚笼、便装、礼 蜡染制品;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床单、被面、枕套、帐幔、桌布、包袱布、围腰帕、伞套、蓝头巾、钱包都是蜡染制品:辞世时专用的老衣、长寿被面、长寿鞋、盖灵巾和招魂幡巾也是蜡染制品。石头寨是蜡染文化的世界。除了蜡染,石头寨的妇女还从事织锦工艺的生产。同时她们都是唱歌、跳舞的 ,农历六月六等布依族民族节日或赶场天,便是布依族男女青年欢乐的日子;场坝两边,男女各自为阵,相好的意中人,便到田间、树下、河边、崖畔,背靠背,以歌声娓娓诉衷情――这就是布依族特有的“赶表”。[2]

石头寨住着纯朴勤劳的布依人,居住史达六百年以上。好客是布依人的一大特点,一家有客便是全寨之客,每家都以隆重的礼节相等。随着黄果树景区的进一步开发,石头寨也以她特有的魅力,迎来了许多中外游客。

石头寨的妇女心灵手巧,个个都会飞针走线。做蜡染,织纳锦是她们的特长。全寨约80%的成 年妇女都会做蜡染,有一半以上的人家设有染缸,约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纳绵生产。石头寨的蜡染 和纳绵素以古朴、典雅的风韵著称,工艺精湛、制品精美,锦面鲜艳夺目,蜡花冰纹清秀。近年来 随着黄果树风景区的不断发展,石头寨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传统精湛的蜡染、织绵民族工艺,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建筑特色

石头寨的石屋建筑极有特色:石屋沿着一座岩石嶙峋的山坡自上而下修建。石屋层层叠叠,鳞次栉比,依山林立,布局井然有序。有的石屋房门朝向一致,一排排参差并列;有的组成一正两 厢院落,一幢幢纵横交错;有的石屋是石砌围墙,由一石拱朝门进出的单独院落。

村头寨边的竹林柳荫下,还安置了许多的石凳石椅。房屋为木石结构,不用一瓦一砖。用木料穿榫作屋架,屋架有 7柱、9柱、11柱不等,无论是三间或五间一幢,中间多作堂屋,下为实地地面;左右两边多作卧室上铺地板,下为“地下室”关牲口。在建房时,首先用石头砌好二个较高的屋基,一般在2米以上,然后将木柱房架立在上边。正因为屋基较高,家家都得砌石阶进门。房架立好后,就砌石墙四面封山,用薄石板盖房,有的用石料间隔,石柱支撑。这些房屋的墙,有的用块石、垫石垒砌或浆砌,有的用锤针剔打平整的料石安砌,有的用乱石堆砌再用石灰或混凝土在墙面勾缝成虎皮墙。砌石接缝紧密,线条层次匀称,工艺精湛,房屋造型美观大方。

由于附近多石山和水层页岩,提供了开然的石料资源,加上长期建筑实践中造就了大批的能工 巧匠,石木建筑得以不断提高。就地取材盖成的这些石屋,不仅造价低廉,节约木材,不怕火灾, 而且舒适耐用,冬暖夏凉,隔间性强。特别是不用烧砖瓦,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等优点,一直受到 专家们的称赞。

风土人情

布依族信鬼神崇拜祖先,布依族的婚丧嫁娶都有浓厚的风俗习惯。婚姻比较自由,而且多数是先通过唱情歌成为恋人的。布依族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的美德。

布依族的节日也很多,有六月六、三月三、四月八、尝新节、赶牛洞等。除此之外,一有什么值得庆贺的事,就杀鸡宰牛,寨中所有成年人都会相聚在一起,尽情地唱歌跳舞,大碗地喝酒,大块地吃肉。

祭田节

农历六月六是各地布依人除春节以外最隆重的节日,祭祀五谷神、土地神和寨神,祈祷五谷丰登。

浪哨

布依语,“浪”是坐,“哨”是姑娘,浪哨为寻找女朋友的意思。反之,对姑娘来说,他们寻找男朋友则称为“浪貌”(“貌”指小伙子)。“浪哨”是布依族青年男女择偶恋爱的传统方式,极具民族特色。

多层瀑布

这个石头寨具有浓郁的布依风情:以喀斯特石头修建的布依村寨,依山傍水,四周是秀丽挺拔的群山,寨前田连阡陌,寨后绿树成荫,寨边的河水清澈见底,游鱼成群,河上建有一座长30米、宽5 米的五孔石桥,弧形石拱与倒影连成一个个圆洞门。岸边的绿树青山,映在圆洞里,如同五彩的山水彩屏。

寨前寨后,有竹林、果树,在阳光的辉映下如同片片彩云,洒落在青山绿水之间。桥的上游,架着几个圆形的水车,水车在水流的冲击下,永无休止地转动,把水送到田里,送到各家各户;桥的下游则是阶梯状的河床,在这里形成了景色优美的十几层瀑布,游人到此,无不被这幅绝妙的山村风景画所深深吸引。 进得寨来,又是另一番景象:整个村寨依山建筑,呈阶梯状,与整个石山浑然一体。从寨门、寨墙到各家各户的房屋及室内用具,大都是石头所做:房屋,是石头的瓦片石头的墙,屋里,是石头的桌子石头的凳、石头的碓子石头的缸。来到这里,人们就真正品味到石头寨的确切含义了。在寨前白水河、石拱桥交相辉映之下,更显这里的田园如诗似画的迷人风韵。

相关视频

石头寨蜡染艺术

这里是安顺境内黄果树瀑布上游的石头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