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石山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山棕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

中文名:石山棕

学 名:Guihaia argyrata

(S. K. Lee et F. N. Wei)

S. K. Lee, F. N.

Wei et J. Dransf.

别 称:崖棕、岩棕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初生目

科:棕榈科

亚 科:贝叶棕亚科

族:贝叶棕族

亚 族:三齿棕亚族

属:石山棕属

种:石山棕

命名者及年代:S.K.Lee,

F.N.Wei et J.Dransf.,1985

石山棕(shí shān zōng),学名 Guihaia argyrata (S. K. Lee et F. N. Wei) S. K. Lee, F. N. Wei et J. Dransf.,异名:Trachycarpus argyratus  , 是棕榈科石山棕属丛生植物,植株矮,高0.5-1米,茎外倾或直立,很短,具密集的叶痕,茎通常为老叶鞘所包被而不明显。叶掌状深裂,扇形或近圆形,具单折(罕为2折)的外向折叠的裂片20-26片。花序长30-80厘米, 具2-5个分枝花序,分枝可达4级;心皮长约0.5毫米,宽约0.4毫米。果实近球形,外果皮蓝黑色,被蜡层。种子直径约4-5毫米,胚乳均匀,胚侧生。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石山棕分布于中国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和西南部及云南南部 。常生于有腐殖质的石灰岩壁缝中。喜温暖、湿润及向阳之处,耐荫、耐旱,亦耐轻霜。 石山棕为优良观赏树种,可用于园林绿化。未成熟种子可食,叶片用于制造扫帚。植株低矮,适宜作盆景观赏和庭园绿化树种。 [1]

石山棕形态特征

石山棕 植株矮,丛生,高0.5-1米,茎外倾或直立,很短,直径约3-5厘米,具密集的叶痕,茎通常为老叶鞘所包被而不明显。叶掌状深裂,扇形或近圆形,直径40-50厘米,深裂至3/4-4/5,具单折(罕为2折)的外向折叠的裂片20-26片,裂片宽约2.5厘米,先端具极短2裂,最边缘的裂片较狭,上面绿色,背面被毡状的银白色绒毛;叶柄长达1米或更长,横截面多少呈半圆形,幼时被早落的绢状毛,顶端具戟突,幼时被流苏状毛;叶鞘初时管状,渐分解为针刺状、直立的深褐色的长约14厘米、宽1毫米的纤维。

花序长30-80厘米, 具2-5个分枝花序,分枝可达4级;小穗轴很细,雌小穗轴长50毫米,直径0.5毫米,雄小穗轴通常较短,甚至更细。雄花在花蕾时长约1.5毫米或短些,萼片3,基部合生,卵形,长1毫米,顶端钝,外面被柔毛,里面无鳞片,边缘具纤毛;花冠略长于花萼,无毛,3裂,基部合生;雄蕊6,无退化雌蕊;雌花的花萼与花冠同雄花的相似,退化雄蕊6,小;心皮长约0.5毫米,宽约0.4毫米。果实近球形,直径约6毫米,外果皮蓝黑色,被蜡层。种子直径约4-5毫米,胚乳均匀,胚侧生。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石山棕生长环境

石山棕喜温暖、湿润及向阳之处,耐荫、耐旱,亦耐轻霜 。原分布区为陡峭的喀斯特石灰岩山坡和石隙,暖温带至亚热带湿润气候,垂直分布于海拔2000米以下山地。

石山棕分布范围

石山棕水平分布于26°N以南地区。在中国分布于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和西南部)及云南南部 。 石山棕

石山棕生长习性

保护组织与环境适应性 石山棕具有极为发达的初生性和次生性保护组织,其中叶以初生保护组织为强,根、茎则以次生性保护组织为强。叶片的背面密覆银白色鳞秕,不仅可减少水分的蒸腾,同时具有较好的反光作用,防止强光对生命体的影响,这对石山棕适应强地表长波热辐射及干旱的岩溶环境有重要意义。叶片腹背均有复表皮,角质膜极为发达,而且,所有上复表皮细胞及少量下复表皮细胞贮藏有丰富的丹宁。丰富的丹宁提高了细胞液的浓度,并具有良好的水束缚作用,有利于抑制水分的蒸腾,同时,丹宁具有抗水解、抗腐烂和防止动物危害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保护组织的保护功能。鳞秕、极为发达的角质膜和复表皮细胞含有丰富丹宁三者同时存在,这种现象在植物界并不多见,只出现在一些旱生植物中。说明石山棕具有独特而强大的自我保护机制。虽然石山棕与其他单子叶植物一样,根、茎维管束为有限维管束,不能形成次生分生组织,没有次生结构,但通过细胞壁的特化,在老根、老茎的外层,多层外皮层细胞特化成具有与木本植物木栓层类似结构特征和功能的保护结构,其细胞壁发生栓化,对于高温、干旱、土壤瘠薄的亚热带岩溶环境,此类栓化层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作用。栓质化的细胞壁富于弹性,失去透水和透气能力,其保护作用优于表皮。石山棕的栓化层细胞壁还进一步发生次生木化加厚,其结构更加致密,不容易受外力的破坏,可以长久地存在,不会出现每年脱落的现象,可加强机械功能。

输导组织与环境适应性 输导组织是植物各种器官、组织功能协调的重要保证。石山棕的输导组织较为发达,在其茎、叶柄的基本组织中高密度排列着大量的维管束。维管束极为简化,以导管和筛管为主。叶柄和大型叶脉中的维管束有两组韧皮部,由两个维管束合并而成,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分布更多的输导组织。叶脉、叶柄维管束均有多层细胞壁次生木化加厚的细胞构成的维管束鞘,茎中维管束的外侧有更为发达的类似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存在除加强机械功能外,对提高输导功能是极为有利的。

机械组织与环境适应性 石山棕的维管束是有限维管束,但根、茎、叶柄在初生生长即可形成较发达的机械组织,同时,在器官的成熟过程中,许多薄壁细胞通过次生木化加厚,形成具有很强机械功能的厚壁组织,从而大大提高机械支持性能。初生机械组织发达,发达的维管束及维管束鞘,保证了良好的水分及营养物质的运输,并具有保水、贮水功能。石山棕的茎、叶柄和叶片的机械组织发达,有利于枝干的挺立,叶的挺直伸展,在空中分布错落有致,互不遮挡,有利于接受阳光,提高光合功能,尤其是叶脉中发达的厚壁维管束鞘,有利于叶片挺直向上,既可减少正午强光和石灰岩强烈的地表热辐射的伤害,又有利于充分利用上、下午适当强度的光能,在有效自我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光合功能。根的机械组织发达,有利于石山棕牢牢地固着在石灰岩瘠薄的土壤上,维持各种生命活动。可见,发达的机械组织对石山棕适应高温、干旱、瘠薄的岩溶石山环境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作用。

光合组织与环境适应性 石山棕同其他棕榈科植物一样,具有大型的叶,有利于提高受光面积,而且石山棕叶肉栅栏组织极为发达,说明石山棕具有很强的光合功能。这不仅使石山棕能充分利用岩溶环境中有限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同时为形成必须的强壮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创造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其他组织和结构与环境适应性 在石山棕成熟的营养器官中,与植株的环境适应关系最密切的基本组织是茎、叶柄的基本组织。茎和叶柄的基本组织非常发达,不少细胞贮藏大量的后含物,具有良好的贮藏功能,能把生理旺季大量的同化产物贮藏起来,满足长久的旱季及秋冬季节的生理需要,有效维持生命,同时把维管组织、机械组织等分隔开,提高茎和叶柄的弹性和可塑性,提高对强风的适应。叶裂片中脉与下表皮之间分布有大型的2-3层柱状薄壁细胞群,具有禾本科植物泡状细胞的功能,在强光、高温、干旱时能将水分提供给叶肉组织,并收缩促使叶片两侧下垂反卷以减少蒸腾面积。根皮层大量的薄壁细胞,在根老化后破裂形成空腔,能贮藏大量的水分,可提高干旱时的生存能力。综上所述,石山棕成熟的营养器官具有极为良好的生态适应结构,应对岩溶石山地区高温、干旱、瘠薄土壤等不利的环境胁迫,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

石山棕繁殖方法

石山棕可用播种或分株进行繁殖。新鲜种子发芽率高。分株苗生长很慢。盆栽小苗经十余年培养,苗高仅20余厘米。

石山棕主要价值

观赏:石山棕为优良观赏树种,可用于园林绿化。未成熟种子可食,叶片用于制造扫帚。植株低矮,适宜作盆景观赏和庭园绿化树种。

药用:棕皮和叶用于治疗吐血、血崩带下、肠风下血,果实治疗血崩带下、泻痢等。

参考来源

  1. 石山棕,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