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石斑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斑木
原图链接

石斑木 (学名:Rhaphiolepis indica (L.) Lindl. ex Ker)别名 [1]田代氏石斑木假厚皮香台湾白杏花印度石斑木刻脉石斑木春花木尖梅花,石斑木(中国树木分类学),车轮梅(植物学大辞典),春花、凿角(广东土名),雷公树(福建土名),白杏花(台湾土名),山花木、石棠木(广西土名)是蔷薇科石斑木属植物,[2]常绿灌木,稀小乔木,高可达4米;幼枝初被褐色绒毛,以后逐渐脱落近于无毛。叶片集生于枝顶,卵形、长圆形,稀倒卵形或长圆披针形。顶生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总花梗和花梗被銹色绒毛,花梗长5-15毫米。果实球形,紫黑色,直径约5毫米,果梗短粗,长5-10毫米。花期4月,果期7-8月。

分布于中国日本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印度尼西亚在中国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生长于海拔150-1600米的山坡、路边或溪边灌木林中。

木材带红色,质重坚韧,可作器物;果实可食。石斑木以根、叶入药,主治跌打瘀肿,创伤出血,无名肿毒,骨髓炎,烫伤,毒蛇咬伤。  石斑木花朵白里透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形态简介

顶生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总花梗和花梗被銹色绒毛,花梗长5-15毫米;苞片及小苞片狭披针形,长2-7毫米,近无毛;花直径1- 1.3厘米;萼筒筒状,长4-5毫米,边缘及内外面有褐色绒毛,或无毛;萼片 5,三角披针形至线形,长4.5-6毫米,先端急尖,两面被疏绒毛或无毛;花瓣5,白色或淡红色,倒卵形或披针形,长5-7毫米,宽4-5毫米,先端圆钝,基部具柔毛;雄蕊 15,与花瓣等长或稍长;花柱2-3,基部合生,近无毛。果实球形,紫黑色,直径约5毫米,果梗短粗,长5-10毫米。花期4月,果期7-8月。


绿灌木,稀小乔木,高可达4米;幼枝初被褐色绒毛,以后逐渐脱落近于无毛。叶片集生于枝顶,卵形、长圆形,稀倒卵形或长圆披针形,长(2-)4-8厘米,宽1.5-4厘米,先端圆钝,急尖、渐尖或长尾尖,基部渐狭连于叶柄,边缘具细钝锯齿,上面光亮,平滑无毛,网脉不显明或显明下陷,下面色淡,无毛或被稀疏绒毛,叶脉稍凸起,网脉明显;叶柄长5-18毫米,近于无毛;托叶钻形,长3-4毫米,脱落。


近种区别

该种形态变异很强,叶片大小、宽窄、叶边锯齿深浅、网脉显明下陷与否,差异很大,苞片和萼片线形或披针形,萼筒外面无毛或被绒毛,花瓣倒卵形或披针形,雄蕊或长于或短于萼筒,因此有人描写为多数变种变型,甚至三个不同的种,合并为一种。

与该种近缘者为陷脉石斑木(Rhaphiolepis impressivena Masam.)模式标本采自中国台湾花莲港清水山,生于多石地,海拔1000-1200米。摘译原记载如下:“灌木高1-2米,分枝很多,小枝灰色,幼时被銹褐色绒毛,老时脱落无毛。叶互生,在枝顶上多集生,革质,长圆形,宽长多为1厘米×1.5厘米,1.5厘米×2厘米,2厘米×3厘米,2厘米×3.5厘米,稀2厘米×4厘米,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沿叶柄下延,上面光亮,深绿色,下面淡绿色,网脉显明,在叶片上面深陷,下面隆起,边缘有粗锯齿;叶柄上面有沟,长3-10毫米。花不详。果实球形,黑蓝色,直径约7毫米。”根据原始文献记载,该种与石斑木很近似,因未见模式,附记于此,待日后研究确定。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50-1600米的山坡、路边或溪边灌木林中。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严寒,性喜光,但也较耐荫,为中性偏阳树种。对土壤条件要求一般,在肥沃、湿润和疏松深厚的酸性至微酸性土壤及半阴环境生长最为旺盛。耐旱耐瘠薄性一般,在较干旱、干燥、贫瘠土壤地生长差。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日本、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在中国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

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9-10月份,当梨果由青色逐渐变紫黑色时采种,采后在室内堆放数天,待果实充分软化后,放入水中搓去果肉,漂洗净种后即可播种或混沙湿润至翌春播种,种子千粒重90克。选择疏松较肥沃的圃地,细致整地,开高床条播,覆土0.3-0.4厘米。中国南方秋冬播种应淋水保湿,注意遮荫,天气干燥可设塑料拱罩。半个月后种子发芽,发芽率35-40%。

栽培技术

当苗高3厘米时可移植到聚氯乙烯塑料袋内。由于该树种对水肥条件要求较高,因而配制的营养土除园土外,应混入定比例的火烧土及堆沤的土杂肥和磷肥,比例为6:3:1。幼苗尤喜阴,故袋苗培育应置于半阴的位置。1年生苗高30-60厘米,之后要注意修剪,以形成良好的冠形,2年生苗即可出圃定植。

主要价值

经济及食用:木材带红色,质重坚韧,可作器物;果实可食。

  • 药用:石斑木以根、叶入药,主要包含树皮含鞣质、叶含山梨糖醇-6-磷酸盐脱氢酶(sorbitol-6-phosphate dehydrogenase)等成分。根、叶:微苦、涩,寒。根:活血消肿,凉血解毒。根:主治跌打损伤,关节炎。叶:主治跌打瘀肿,创伤出血,无名肿毒,骨髓炎,烫伤,毒蛇咬伤。
  • 观赏:石斑木花朵白里透红,春天开放,其叶、果等器官形态大小各异,十分奇特,因而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园林中可用于点缀草坪、园路两旁,与其它建筑小品如山石、亭阁等配植;也可用于庭院建筑物周围的美化和绿化;还可用作风景林绿化的灌木品种。因此,石斑木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园林绿化树种。

参考文献

  1. 石斑木简介. 认识植物. 
  2. 石斑木简介.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