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松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石松纲 [1],石松植物有乔木、灌木或草本。有根、茎、叶的分化,茎直立。叶为小叶型叶,多为针状,遍布茎和枝呈螺旋状或假轮状排列生长。具单脉。叶的基部大部分为茎、枝表面留下的印痕叫叶座。在中国石松科有6属。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石松纲
- 界:植物界
- 门:蕨类植物门
- 亚门:石松亚门
- 纲:石松纲
- 目:石松目、卷柏目
- 分布区域:全球广布,在中国有6属
形态特征
小型至大型蕨类,土生。主茎伸长呈匍匐状或攀援状,或短而直立;具原生中柱或中柱为片状;侧枝二叉分枝或近合轴分枝,极少为单轴分枝状。叶为小型单叶,仅具中脉,一型;螺旋状排列,钻形,线形至披针形。孢子囊穗圆柱形或柔荑花序状,通常生于孢子枝顶端或侧生。孢子叶的形状与大小不同于营养叶,膜质,一型,边缘有锯齿;孢子囊无柄,生在孢子叶叶腋,肾形,二瓣开裂。孢子球状四面形,常具网状或拟网状纹饰。染色体基数x=13,17,23。
生长环境
石松生于海拔100-3300米的林下、灌丛下、草坡、路边或岩石上。
分布范围
全球广布;石松科在中国有6属。
主要分类
石松纲(Lycopsida)
根据叶舌的有无,把石松纲分为两大类:
无叶舌亚纲(Eligulatae)包括镰木目、原始鳞木目、石松目。
有叶舌亚纲(Ligulatae)包括鳞木目、水韭目、卷柏目。
(Lycopods,clubmosses)为绿色维管植物的一纲。是蕨类植物中的具有小型叶并能产生同形孢子的一群。曾繁盛于地质年代,现存种为数不多,约100种(日本25种)。小型叶形小,不生叶舌。在孢子叶叶腋或表面上产生一个孢子囊,孢子叶聚集,多少显有成花叶穗的倾向。原叶体为块状,不具叶绿体,其后长于地中,和菌类共生。胚的发生为内向性,但显著弯曲,继而成外向性。带有胚柄。精子具二条鞭毛。
石松类可构成蕨类植物门中的一纲──石松纲(Ly-copodiopsida),也有作为亚门或门的。作为石松纲一般可分为6目:
- ① 镰蕨目:小型草木。无叶舌,亦无叶座和叶痕。孢子同形。发现于泥盆纪。
- ② 原始鳞木目:多数为草本。无叶舌。叶座有时不清晰,一般无叶痕。孢子同形。出现于泥盆纪至早石炭世。
- ③ 鳞木目: 乔木状。具叶舌、 叶座和叶痕。孢子异形。 出现于石炭纪至二叠纪。
- ④ 水韭目:草本。具有叶舌。孢子异形。出现于三叠纪到现代。
- ⑤ 石松目:草本。无叶舌。孢子同形。出现于晚泥盆世到现代。
- ⑥ 卷柏目:草本。具有叶柄。孢子异形。出现于中石炭世到现代。
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