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石炭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石炭酸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苯酚

外文名;phenol

別名;石炭酸

分子式;C₆H₆O

相對分子質量;94.11

化學品類別;有機物--苯的衍生物

管制類型;不管制

儲存;密封保存

苯酚(Phenol)

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6H5OH,是具有特殊氣味的無色針狀晶體,

有毒,是生產某些樹脂殺菌劑、防腐劑以及藥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也可用於消毒外科器械和排泄物的處理,

皮膚殺菌、止癢及中耳炎。熔點43℃,常溫下微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當溫度高於65℃時,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有腐蝕性,接觸後會使局部蛋白質變性,其溶液沾到皮膚上可用酒精洗滌。小部分苯酚暴露在空氣中被氧氣氧化為醌而呈粉紅色。遇三價鐵離子變紫,通常用此方法來檢驗苯酚。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苯酚在3類致癌物清單中。[1]

發現歷史

苯酚是德國化學家龍格(Runge F)於1834年在煤焦油中發現的,故又稱石炭酸(Carbolic acid)。使苯酚首次聲名遠揚的應歸功於英國著名的醫生里斯特。里斯特發現病人手術後死因多數是傷口化膿感染。偶然之下用苯酚稀溶液來噴灑手術的器械以及醫生的雙手,結果病人的感染情況顯著減少。這一發現使苯酚成為一種強有力的外科消毒劑。里斯特也因此被譽為「外科消毒之父」。

分子結構

苯酚分子由一個羥基直接連在苯環上構成。由於苯環的穩定性,這樣的結構幾乎不會轉化為酮式結構

苯酚共振結構如圖。酚羥基的氧原子採用sp2雜化,提供一對孤電子與苯環的6個碳原子共同形成離域鍵。大π鍵加強了烯醇的酸性,羥基的推電子效應又加強了O-H鍵的極性,因此,苯酚中羥基的氫可以電離出來。

分子結構數據

摩爾折射率:28.13

摩爾體積(cm3/mol):87.8

等張比容(90.2K):222.2

表面張力(dyne/cm):40.9

極化率(10-24cm3):11.15

物理性質

密度:1.071g/cm3

熔點:43℃

沸點:182℃

閃點:72.5℃

折射率:1.553

飽和蒸氣壓:0.13kPa(40.1℃)

臨界溫度:419.2℃

臨界壓力:6.13MPa

引燃溫度:715℃

爆炸上限(V/V):8.5%

爆炸下限(V/V):1.3%

溶解性:微溶於冷水,可混溶於乙醇、醚、氯仿、甘油

化學性質

可吸收空氣中水分並液化。有特殊臭味,極稀的溶液有甜味。腐蝕性極強。化學反應能力強。與醛、酮反應生成酚醛樹脂、雙酚A,與醋酐;水楊酸反應生成醋酸苯酯、水楊酸酯。還可進行鹵代、加氫、氧化、烷基化、羧基化、酯化、醚化等反應。苯酚在通常溫度下是固體,與鈉不能順利發生反應,如果採用加熱熔化苯酚,再加入金屬鈉的方法進行實驗,苯酚易被氧化,在加熱時苯酚顏色發生變化而影響實驗效果。有人在教學中採取下面的方法實驗,操作簡單,取得了滿意的實驗效果。在一支試管中加入2-3毫升無水乙醚,取黃豆粒大小的一塊金屬鈉,用濾紙吸乾表面的煤油,放入乙醚中,可以看到鈉不與乙醚發生反應。然後再向試管中加入少量苯酚,振盪,這時可觀察到鈉在試管中迅速反應,產生大量氣體。這一實驗的原理是苯酚溶解在乙醚中,使苯酚與鈉的反應得以順利進行。

酸鹼反應

苯酚屬於酚類物質,有弱酸性,能與鹼反應:

PhOH+NaOH→PhONa+H2O

苯酚Ka=1.28×10-10,酸性介於碳酸兩級電離之間,因此,苯酚不能與NaHCO3等弱鹼反應

PhOˉ+CO2+H2O→PhOH+HCO3ˉ

此反應現象:二氧化碳通入後,溶液中出現白色混濁。

原因:苯酚因溶解度小而析出。

顯色反應

苯酚遇三氯化鐵溶液顯紫色,原因是苯酚根離子與Fe形成了有顏色的配合物

6PhOH+FeCl3→H3[Fe(OPh)6](紫色)+3HCl

取代反應

親電取代

苯酚由於結構中有苯環,可以在環上發生類似苯的親電取代反應,如硝化、鹵代等:對比苯的相應反應可以發現,苯酚環上的取代比苯容易得多。這是因為羥基有給電子效應,使苯環電子云密度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苯酚的親電取代總是發生在羥基的鄰位和對位。這是羥基等給電子基團的共性。

酚羥基上的取代

酚羥基上的氫原子可以被含碳基團取代,生成醚或酯。

氧化還原

苯酚在空氣中久置會變為粉紅色,是因為生成了苯醌

苯酚的氧化產物一般是對苯醌。這個反應也可以用Br2作氧化劑。

縮合反應

苯酚與甲醛在酸或鹼的催化下發生縮合,生成酚醛樹脂

計算化學數據

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氫鍵供體數量:1

氫鍵受體數量:1

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互變異構體數量:2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20.2

重原子數量:7

表面電荷:0

複雜度:46.1

同位素原子數量: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共價鍵單元數量:1

毒理學數據

1、急性毒性

LD50:317mg/kg(大鼠經口);270mg/kg(小鼠經口);669mg/kg(大鼠經皮);630mg/kg(兔經皮)

LC50:316mg/m3(大鼠吸入,4h)

2、刺激性

家兔經皮:500mg(24h),重度刺激

家兔經眼:1mg,重度刺激。

3、亞急性與慢性毒性:動物長期吸入苯酚蒸氣(115.2~230.2mg/m3)可引起呼吸困難、肺損害、體重減輕和癱瘓。

4、致突變性:DNA抑制:人Hela細胞1mmol/L。姐妹染色單體交換:人淋巴細胞5μmol/L。

5、致畸性:雌性小鼠受孕後6~15d經口染毒2800mg/kg引發顱面部(包括鼻部和舌部)畸形,4g/kg引發肌肉骨骼系統發育畸形。

6、其他:大鼠經口最低中毒劑量(TDLo):1200mg/kg(孕6~15d),引起胚胎毒性。

生態學數據

1、生態毒性

LC50:49~36mg/L(48~96h)(黑頭呆魚);60~200mg/L(24h)(金魚,靜態);5.6~11mg/L(24h)(虹鱒魚,靜態);

EC50:56mg/L(96h)(水蚤);

IC50:4.6~7.5mg/L(72h)(藻類)

2、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6~84h

厭氧生物降解:192~672h

3、非生物降解性

水相光解半衰期:46~173h

光解最大光吸收波長範圍:173~269nm

水中光氧化半衰期:77~3840h

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2.28~22.8h

4、生物富集性:BCF:1.7(金魚);20(金色圓腹雅羅魚);39(虹鱒魚)。

苯酚對皮膚、粘膜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可抑制中樞神經或損害肝、腎功能。

急性中毒:吸入高濃度蒸氣可致頭痛、頭暈、乏力、視物模糊、肺水腫等。誤服引起消化道灼傷,出現燒灼痛,呼出氣帶酚味,嘔吐物或大便可帶血液,有胃腸穿孔的可能,可出現休克、肺水腫、肝或腎損害,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可死於呼吸衰竭。眼接觸可致灼傷。可經灼傷皮膚吸收經一定潛伏期後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

慢性中毒:可引起頭痛、頭暈、咳嗽、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嚴重者引起蛋白尿。可致皮炎。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嚴重危害,對水體和大氣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該品可燃,高毒,具強腐蝕性,可致人體灼傷。

參考資料

  1. 苯酚是什麼?,百度知道 , 2018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