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石质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石质土是一个科技名词。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书,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可识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隶书, 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名词解释

石质土即“粗骨土”。指与母岩风化物性质近似的土壤。一般见于无森林覆被、侵蚀强烈的山地。多发育于抗风化力较强的母质上。成土作用不明显,没有剖面发育。质地偏砂,含砾石多。地表水土流失严重。由于不同土壤带的粗骨土有所不同,有人主张将其列为相应地带性土类的亚类,如粗骨性棕壤、粗骨性黄棕壤等。

成土环境

石质土是深受母岩岩性影响的初育土。各种母岩的矿物组成不同,风化物的性状各异,直接影响土壤性质也各异。石质土可以在各种生物气候带出现,其所处地形部位多位于山地。丘陵峻岭陡坡,坡度一般25°-50°。地面植被稀少,仅生长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及一些耐旱耐瘠的草本和灌丛,覆盖率5%-20%。在植被裸露的情况下,由于水流和风力等作用,常引起地面强烈侵蚀,导致土壤不断砂砾化或石质化。

形态特征

石质土剖面由腐殖质层和基岩层组成。A层浅薄,一般均小于10厘米,A层之下为坚硬的母岩,土石界线分明,在局部植被较好的地段,可见1-2厘米的O层。石质土的颜色和质地以及酸碱性等,随各地植被覆盖状况和基岩风化物特性不同有很大差异。但土壤质地多为含砾质的砂质壤土或壤砂土。A层中常有多少不等的根系。土层中富含岩石风化碎屑,残留岩性特征尤为明显。

理化性质

石质土由于处在不同的生物气候地带以及由不同岩性的母岩风化物形成,因而理化性状差异较大。总的说,石质土无明显的元素迁移特征,一般,生物富集作用弱,有机质含量多在10克每千克左右,全氮在1克每千克以下,磷、钾含量变异很大。砾石含量高是石质土的共同特点。据各地典型剖面分析,大于2毫米的砾石含量达到30%-50%,土壤通透性强,粘结力强,容易发生水蚀和重力崩塌。随区域成土母岩性质及温湿状况不同,土壤可呈酸性、中性及石灰性不等,酸碱度变幅大,pH4.5到8.5。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有一定的区域变异。

利用与改良

石质土多分布山丘顶部陡坡,地势陡峻,水蚀风蚀严重,地表岩石裸露,土层浅薄,含岩石碎屑砂粒多,保水保肥力差,无农业利用价值。应以封山为主,严禁樵采,过度放牧,盲目采石等,以恢复和保护自然植被,休养生机,减少径流,涵蓄水源,固土保水,控制砂化、石质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壤发育,保护周围农田。在利用上应纳入水土保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营造水土保持林,应根据不同生物;气候条件,选择速生,覆盖面大,浅根性,耐早耐瘠的适生树种,沿等高线挖鱼鳞坑等的栽植方法,在土层逐年增厚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适当培植经济林木,发展适生的的名优特产。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还可采取保护措施,有组织的开设采石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搜狐,2022-03-30
  2. 华夏古汉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