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石雨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石雨伞

图片来自travelking

石雨伞坐落于台湾台东县成功镇北边约十公里处,因附近以有一隆起岩礁(石空鼻)延伸入海,其中有一块大岩石(平衡岩)状如雨伞,故称之。阿美族称此地为“Awawan”,因昔日南来北往的人经过此地,必须穿越岩礁近海处的一洞穴,而每当有人通过洞穴时,就会听到’aw’aw的声音,后来便以Awawan为此处地名。

地形

属于石灰石隆起的海蚀地形,狭长岩岬、礁石、海蚀地貌,向东北方向斜伸入海长达一公里,状似象鼻。突岬之岩质属大港口层之砾岩,其间的松软部分长期受到海水侵蚀而分成数段,有中空的海蚀门景观,当地人称它为石空鼻

石雨伞

平衡岩,由一块较细长的岩石,悬空向上,托住了一块较大的岩石,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平衡结构。形成的原因是上下的岩石质地不同,上方属较坚硬的珊瑚礁岩,下方则为稍弱的砾岩,经日积月累差异侵蚀的结果,变成下面较细、上面较粗的模样。

石雨伞渔港

石雨伞渔港建于台东县成功镇石雨伞礁石(石伞澳)内,又名石伞澳渔港,原设籍渔船数为6艘,目前该渔港已废弃无人管理,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东部地区巡防局原设置的石雨伞安检所也一并裁撤,但仍有当地居民将胶筏停靠于此地。

石雨伞渔港兴建于1985年(民国74年)起开始兴建。共建有泊地0.88公顷,码头116公尺,防波堤115公尺以及曳船道3000平方公尺。

由于石雨伞渔港港口为利用石雨伞礁石上的凹陷处形成天然航道连接至太平洋,然而因天然港口至泊地之间的距离太短,导致每当台风来临时波浪容易侵入港区泊地,因此泊地内波浪明显欠稳静,停在此处的渔筏须曳引上岸停放。

交通

省道

客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