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碑文 |
作品名称: 碑文 体裁格式: 墓碑/功德碑 出现年代: 最早出现春秋战国时期 |
碑文,是指刻在竖石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专为刻碑而作。碑文这种体裁有文,有铭,又有序。立题时,看包括哪些形式而定,或直题为某某碑,或题为某某碑铭,或题为碑并序、铭并序之类,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就不题碑铭等字,直书文章题目了。有些文章虽刻在碑上,但不是为立碑而作的,就不能叫作碑文。[1]
引证解释
1. 刻在碑上的文字。《后汉书·卢植传》:"专心研精,合《尚书》章句,孝《礼记》失得,庶裁定圣典,刊正碑文。"《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中山王御碑跋》:"臣等不敏,幸得同侍经筵,钦覩御制,不胜感激流涕,谨拜手稽首,书於碑文之左。"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二回:"努尔哈赤不见犹可,见了碑文,暗觉惊诧异常。"郭小川《三门峡》诗:"你呀,一不刻碑文,二不录诗篇,只记下:巨人的脑汁汗液埋葬了万险千难。"
2. 文体名。《后汉书·孔融传》:"﹝融﹞所著诗、颂、碑文、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蔡邕铭思,独冠古今。
桥公之钺,吐纳典谟;朱穆之鼎,全成碑文,溺所长也。"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碑文有辞,皆为韵语, 中郎 《郭有道碑》已有之,即志铭之滥觞也。"
基本介绍
墓碑,是碑文的一种。这类碑文是赞颂死者的,赞其人,不涉及成神显灵等怪事。写这类文章,往往溢美过誉。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个写墓碑的大师,一个是汉朝的蔡邕,一个是唐朝的韩愈。
蔡邕曾对卢子干、马日碑说:"吾为天下碑文多矣,皆有惭容,唯郭有道无愧于色矣!"因为只有《郭泰碑》是颂当其人的,其它的碑文则都颂非其人,可见他作墓碑大多是对人溢美过誉的。
韩愈撰《柳子厚墓志铭》,转弯抹角地批评柳宗元参加王叔文改革集团一事。
这批评虽然全是出于韩愈保守的个人偏见,很不持平,但是,作为碑文,他采用褒贬兼用的方法,打破只称人之善、不称人缺点的传统做法,却是值得提倡的。总之,不管褒也罢,贬也罢,以不失实为贵,以公允持平为美。
发展历程
碑文的概念顾名思义,凡是为制各种碑上写的文字都叫碑文。我国制碑的俗习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碑的出现,当时的碑,如宫馆中的测影碑,宗庙中的系牲碑,墓旁的下棺碑,都不刻文字,后来有人刻上相应的文字,就逐渐形成各种碑文。
碑和碑文的种类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几乎处处可碑,事事可碑。
有山川之碑,城池之碑,宫室之碑,桥道之碑,坛井之碑,家庙之碑,风土之碑,灾祥之碑,功德之碑,墓道之碑,寺观之碑,托物之碑等。
前人实行,后人效法,中国的名胜古迹,竟形成独特的"碑石林立"的民族特色。因此,碑文竟成了使用范围极广的实用文体。
参考来源
- ↑ 碑文中的邓州历史-谢绛葬河南邓州360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