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碧螺春

增加 2,340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style="background: #238E23" align= center| '''<big> 碧螺春 ,别名吓煞人香、 </big> '''|-| [[File: 萝春、佛动心,是 螺春3.jpg|缩略图|300px|居 国的绿茶,属于中国十大名茶的一种。产 |[http://p1.pstatp.com/large/3014/7968333971 原图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4248595319/ 来 苏州吴中区洞庭山 今日头条 东西两山,除此之外,别无他处,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作为中国名茶的碧螺春已有千年历史,早已位列清宫贡品之林。图片]]]|-| style="background:#CDCDCD" align= center||-|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作为碧螺春产地的洞庭湖东山是三面环水的半岛,物产丰饶,满足了人们对富庶江南的全部想象。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   : 碧螺春 为“功夫茶”、“新血茶”。
'''&nbsp;&nbsp;英&nbsp;文&nbsp;名''' :Biluochun Tea '''别&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称''' :吓煞人香,碧萝春,佛动心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界''' :植物界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门''' :[[被子植物]]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纲''' :[[双子叶植物]] '''亚&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纲''' :原始花被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目''' :山茶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科''' :[[山茶]] '''分布区域''' :[[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 '''类&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别'''  :[[绿茶]] '''&nbsp;&nbsp;起&nbsp;源&nbsp;于''' :隋唐时期 |} '''碧螺春''',别名吓煞人香、碧萝春、佛动心,是中国的[[绿茶]],属于[[中国十大名茶]]的一种。产自[[苏州]][[吴中区]][[洞庭山]]的东西两山,除此之外,别无他处,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作为中国名茶的碧螺春已有千年历史,早已位列清宫贡品之林<ref>[https://www.haochu.com/techan/108/870 碧螺春],好厨网 , 2020-1-1</ref>。 作为碧螺春产地的[[洞庭湖]]东山是三面环水的半岛,物产丰饶,满足了人们对富庶[[江南]]的全部想象。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 洞庭山碧螺春茶则被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政府指定为 [[ 北京 ]][[ 人民大会堂 ]] 指定用茶,常用来招待外宾或作为高级礼品馈赠对方。它不仅畅销于中国市场,甚至还外销至 [[ 日本 ]] [[ 美国 ]] [[ 德国 ]] [[ 新加坡 ]] 等国。
中文学名碧螺春 别 称吓煞人香,碧萝春,佛动心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 纲双子叶植物 亚 纲原始花被 目山茶 科山茶 分布区域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 英 语Biluochun Tea 类 别绿茶 起源于隋唐时期
==洞庭特产==
[[ 洞庭山 ]] 有洞庭东山和洞庭西山,位于 [[ 太湖 ]] 之滨,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云雾弥漫,是 [[ 茶树 ]] 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加之采摘精细,做工考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品质特点 <ref>[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cwh07/2007-09/09/content_8845148.htm 洞庭碧螺春],中国网 , 2007-9-9 </ref> 。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 [[ ]] [[ 茶叶 ]] 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顶级的碧螺春甚至能用 [[ 矿泉水 ]] [[ 山泉水 ]] 冷水泡开,这是碧螺春茶叶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拟的。 
==制作工艺==
 碧螺春茶从 [[ 春分 ]] 开采,至谷雨结束,采摘的 [[ 茶叶 ]] 为一芽一叶,对采摘下来的芽叶还要进行拣剔,去除鱼叶、老叶和过长的茎梗。一般是清晨采摘,中午前后拣剔质量不好的茶片,下午至晚上炒茶。目前大多仍采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艺过程是:杀青——炒揉——搓团焙干。三个工序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是炒揉并举,关键在提毫,即搓团焙干工序 <ref>[http://www.puercn.com/czs/cyzz/183572.html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碧螺春怎么制成的],中国普洱茶网 , 2019-10-9</ref>
==名称由来==
[[ 清朝 ]][[ 王应奎 ]] 所著《 [[ 柳南随笔 ]] 》中对“碧螺春”茶名的来历有这样的典故。洞庭山碧螺峰的石壁上原有几棵野茶树,当地老百姓进山采茶有几十年。康熙年间茶叶丰收,当地少女入山采茶叶,茶筐满了,便将茶叶放在胸口的衣襟内,茶得到体温,突发袭人香气,采茶女惊呼“吓煞人香”,称茶为“吓煞人”。 [[ 康熙 ]] 三十八年(1699年)春,康熙皇帝南巡,到了 [[ 太湖 ]][[ 洞庭山 ]] ,吴县巡抚 [[ 宋荦 ]] 购买朱家所产“吓煞人”茶献上,康熙以为“吓煞人”不雅,御赐名“碧螺春”,此后地方官年年采办碧螺春进贡 <ref>[http://www.puercn.com/cwh/cywh/142974.html 碧螺春的由来故事],中国普洱茶网, 2018-8-21</ref>
==药理功效==
 
碧螺春茶叶成分对人体的生理、药理功效是多种多样的:
 ①兴奋作用: 茶叶的 [[ 咖啡因 ]] 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效率。 ②利尿作用: 茶叶中的咖啡因和 [[ 茶碱 ]] 具有利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尿潴留。利用 [[ 红茶 ]] 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 ③强心解痉作用: 咖啡因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死的良好辅助药物。 ④抑制动脉硬化作用: 茶叶中的 [[ 茶多酚 ]] [[ 维生素c ]] 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所以经常饮茶的人当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病率较低。 ⑤抗菌、抑菌作用: 茶中的茶多酚和 [[ 鞣酸 ]] 作用于 [[ 细菌 ]] ,能凝固细菌的 [[ 蛋白质 ]] 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⑥减肥作用:茶中的咖啡因、 [[ 肌醇 ]] [[ 叶酸 ]] [[ 泛酸 ]] 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 [[ 脂肪 ]] 代谢,特别是 [[ 乌龙茶 ]] 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 [[ 胆固醇 ]] [[ 血脂 ]] ,所以饮茶能减肥。 ⑦防龋齿作用: 茶中含有氟, [[ 氟离子 ]] 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像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ref>[http://www.sohu.com/a/100564345_421804 碧螺春茶叶的功效介绍] ,搜狐网, 2016-7-1 </ref> 。 ⑧抑制癌细胞作用: 据报道,茶叶中的 [[ 黄酮 ]] 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⑨缓解脚气作用: 每晚睡前,取 [[ 椒10 椒]]10 克、碧螺春10克、 [[ 醋50 醋]]50 毫升,加水2500毫升煮开,放温后浸泡双脚,每次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干净毛巾擦干双脚。坚持每晚泡脚1次,一般一周后脚气便会减轻。 ==视频=====<center> 碧螺春 相关视频</center>===<center> 十大名茶之碧螺春</center><center>{{#iDisplay:i0161vlvjzy|560|390|qq}}</center><center>非遗中国茶之碧螺春</center><center>{{#iDisplay:p0606mco9df|560|390|qq}}</center><center>碧螺春作为一种绿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经常喝! </center><center>{{#iDisplay:h0784rkiys5|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35,3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