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磁流体动力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磁流体动力学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汉字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四大文字之一[1],也是我们国家优秀文明历史的象征,一直沿用至今,一个简单的文字也道出了我国人们的聪明才智[2],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辉煌。

名词解释

磁流体动力学是研究等离子体等导流体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的物理学分支。磁流体力学将等离子体作为连续介质处理,要求其特征尺度远远大于粒子的平均自由程、特征时间远远大于粒子的平均碰撞时间,不需考虑单个粒子的运动。由于磁流体力学只关心流体元的平均效果,因此是一种近似描述的方法,能够解释等离子体中的大多数现象,广泛应用于等离子体物理学的研究。更精确的描述方法是考虑粒子速度分布函数的动理学理论。磁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是流体力学中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电动力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磁流体力学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汉尼斯·阿尔文创立的,阿尔文因此获得197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磁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组有16个标量方程,包含16个未知标量,因此是完备的。结合边界条件可以求解这个方程组。

半导体磁流体动力学

半导体磁流体动力学模型是一类出现在半导体器件科学中的宏观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它是在自相容电磁场的影响下描述电子和离子的,刻画了高频率条件下运转的半导体器件其内部电了的输运过程。模型方程组是由电子的质量和速度的守恒律方程祸合电磁场的Maxwell方程构成的。

目前对半导体磁流体动力学模型已经有非常多的研究。就半导体磁流体动力学模型方程组的类型而言,它是一类可对称化的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一般来说,哪怕是在光滑的小初始条件下,拟线性双曲型方程组的经典解仍会在有限时问内破裂而产生激波。

磁流体动力学应用

磁流体动力学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天体物理、受控热核反应和工业。

磁流体动力学天体物理

宇宙中恒星和星际气体都是等离子体,而且有磁场,故磁流体力学首先在天体物理、太阳物理和地球物理中得到发展和应用。当前,关于太阳的研究课题有:太阳磁场的性质和起源,磁场对日冕、黑子、耀斑的影响。此外还有:星际空间无作用力场存在的可能性,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弓形激波,新星、超新星的爆发,地球磁场的起源,等等。

磁流体动力学受控热核反应方面

受控热核方应方面 这方面的应用有可能使人类从海水中的氘获取巨大能源。受控热核反应的目的就是把轻元素组成的气体加热到足够发生核聚变的高温,并约束它足够的时间,以使核反应产生的能量大于所消耗的能量。对氘、氚混合气来说,要求温度达到5000万到1亿开并要求粒子密度和约束时间的乘积不小于10秒/厘米(劳孙条件)。托卡马克(环形磁约束装置)在受控热核反应研究中显出优越性。美、苏和一些西欧国家各自在托卡马克的研究上取得进展,但只得到单项指标满足劳孙条件的等离子体,没有得到温度、密度和约束时间都满足劳孙条件的等离子体。磁镜、托卡马克和其他磁约束装置的运行范围都受稳定性的限制,即电流或粒子密度越大,稳定性越差,所以必须开展对等离子体中的平衡和大尺度不稳定性预测的磁流体力学研究,以期得到稳定的并充分利用磁场的托卡马克磁约束装置。

磁流体动力学工业方面

磁流体力学除了与开发和利用核聚变能有关外,还与磁流体发电密切联系。磁流体发电的原理是用等离子体取代发电机转子,省去转动部件,这样可以把普通火力发电站或核电站的效率提高15〜20%,甚至更高,既可节省能源,又能减轻污染。为了提高磁流体发电装罝的热效率,必须运用磁流体力学来分析发电通道中的流动规律,传热、传质规律和电特性。研究利用煤粉作燃料的磁流体发电对产煤丰富的国家有重要意义,这种研究目前正向工业发电阶段发展。苏联已实现天然气磁流体发电。

用导电流体取代电动机转子的设备,即用磁力驱动导电流体的装置有电磁泵和磁流体力学空间推进器(见电磁推进)。电磁泵已用于核能动力装置中传热回路内液态金属的传输,冶金和铸造工业中熔融金属的自动定量浇注和搅拌,化学工业中汞、钾、钠等有害和危险流体的输送等方面。电磁推进研究用磁场力加速等离子体以期得到比化学火箭大得多的比冲。

飞行器再入大气层时,激波、空气对飞行器的摩擦,使飞行器的表面空气受热而电离成为等离子体,因此利用磁场可以控制对飞行器的传热和阻力。但由于磁场装置过重,这种设想尚未能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