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礼部侍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礼部侍郎

侍郎:官名。西汉侍郎为郎官之一,掌守宫廷门户,充当车骑随从皇帝。东汉在尚书台六曹各设尚书一人,下设侍郎,每曹六人,共三十六人。被选入台者先称守尚书郎,一年后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礼部侍郎,中国古代官署,即礼部副长官。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明代正三品,清代为从二品。

基本信息

名称 礼部侍郎   解释  礼部副长官
属性 古官职   等级  正三品

礼部侍郎

魏以后尚书曹数增多,一尚书辖数曹,遂以郎官掌曹。明侍郎升至正三品,清侍郎升至从二品,与尚书同为各部堂官。隋文帝定制,以尚书省统六部,各部尚书下有侍郎数人,分掌本部下各部门,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司官。门下省之给事黄门侍郎及内史省(唐改中书省)之侍郎,则为主官之副,诸曹侍郎均改称郎。唐沿其制。

礼部

中国古代官署。礼部内部机构中添设承政、参议二厅,仪制太常光禄三司及礼器库、礼学馆。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四司之外,清设有铸印局,掌铸造皇帝宝印及内外官员印信。会同四译馆,掌接待各藩属、外国贡使及翻译等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将原设之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并入礼部。宣统三年(1911),将礼部改为典礼院,成为清政府专管朝廷坛庙、陵寝之礼乐及制造典守事宜,并掌修明礼乐、更定章制的机关。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