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第七中学
祁东县第七中学,招收高、初中生,设在祁东县白地市镇,为祁东学子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环境。,尤其是2006年后,新七中教学质量大幅上升,成为农村高中教育的奇葩,并在2009年高考中取得了良好成绩。欢迎广大学子前来就读。
目录
校园环境
祁东县第七中学坐落在县内名山——幽美葱郁的七宝山脚下,322国道75公里处的白地市镇内,前临西南动脉湘桂干线。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1000余人,教职员工120人。其中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42人。学校占地面积约44622平方米,每生达40平方米;校舍面积约13959平方米,每生达12.6平方米,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等布局合理;学校教学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校园绿化覆盖率[1]25%以上,被衡阳市授予“园林式单位[2]”。
校园文化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小平同志“三个面向”指示精神,推行素质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为高等院校输送了2000多名合格新生,在县农村高级中学中位居前列,属农村一流县中。
近年来,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建教学楼,添置微电脑,兴建两栋家属宿舍楼,扩建36间男生宿舍,封闭教学区,扩建教学区等,办学条件大为改善;荣获县“文明单位”、“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德育先进学校”、“先进团委”、“先进党支部”、“市规范化园林式学校”、“市级九三、九四连续两届群体运动冠军”、“先进教育工会”、“省劳技课考查一次性合格单位”、“省仪器实验验收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0年,校工会又被评为“市模范教工之家”。
学校外竖形象内抓管理,以生源求生存,以生存求发展,以质量求效益,顺应教育发展规律,加大工作力度,争创特色学校,全方位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着眼提高学生素质,学校声誉日升,各项工作结出累累硕果,开创了素质教育新局面。在教研教改上,学校坚持“教研兴教”的方略,实施“111”工程,即实施一个推广,落实一个课题,撰写一篇论文。学校将语文组获衡阳币二等奖的教改课题阅读·表达教学模式(DB模式),推广到课堂;落实一个课题,每个教研组推出一个教改试验课;撰写一篇论文(或总结),在全校教职员工中要求每人每期至少写出一篇高质重的论文。近年,在市教科所举办的全市中学语文教学论文评比中该校张孝华及副校长王三元分获一、二等奖,陈玉元校长的《“问题解决”理论研究取向与现代数学教学观》及王三元副校长的《语文课心理辅导》均获省级奖;同时多位教师在县、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学校致力办好声名在外、英才辈出的“衡阳币优秀文学社团”——七宝山文学社,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使大批文学人才脱颖而出。如今,很多社员已成了著名诗人、学者、记者等。
学校突出体育特色,体育活动深入而持久,体育竞赛常办常新,提高了师生体质,发现了体育苗子。每年都精心带好体育高考队、抓好各种队伍的训练。99年高考,18名体育考生,上线7人,其中本科4人,1人进上海体院;99年下半年,校体育代表队作为县群众体育代表队在衡阳市首届大众体育运动会上,以绝对优势勇夺桂冠:之后作为地区代表队参加省大众体育运动会,夺得了四金二银的好成绩。2000年高考,20名体育生参考上线15人,其中本科5人,创造了我县高考体育代表队高考的最好成绩。
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促进了教风、学风、校风的明显好转。近二年高考,全校第一次上线人数分别达87和103,两年实际录取240多人,独占农村县中鳌头。
如今,七中师生在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借着改革的强劲东风,负重加压,团结拼搏,正在振兴七中,再创新辉煌的道路上阔步迈进。
参考文献
- ↑ 【精品】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的区别 ,道客巴巴,2014-08-12
- ↑ 园林式单位评选标准,道客巴巴,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