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神阙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神阙穴
来自搜狐的图片
神阙穴

中文名称 :神阙穴

出 处 :《针灸甲乙经》

位 置 :位于脐窝正中

属 于 :任脉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神阙穴

  • 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神阙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阳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所以,古代修炼者把二穴称为水火之官。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先天真息能。
  • 神阙穴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我们知道,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旦启动胎息功能,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和能源供应站,人体的百脉气血就随时得以自动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经常对神阙穴进行锻炼,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对腹痛肠鸣、水肿膨胀、泄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1]

《针灸甲乙经》

穴名

  • 神阙穴【别名】脐中、命蒂、气合(舍)、环谷、维会、生门。
  • 释名,神,神气;阙,原意为门楼、牌楼。神阙意指神气通行的门户。《厘正按摩要术》:“脐通五脏,真气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穴当脐窝之中,故又称“脐中”、“命蒂”、“生门”
  • 别名,脐中、命蒂、气合(舍)、环谷、维会、生门。
  • 穴义,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标记。

名解

  • 1)神阙。神,尊也、上也、长也,指父母或先天。阙,牌坊也。神阙名意指先天或前人留下的标记。
  • 2)脐中、脐孔。指本穴位置在脐中。
  • 3)气合。气,气态物也。合,会合也。气合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会合。本穴为人体体表重力场的中心,对人体中的外表物质有强大的收引作用,任脉之气至此后皆缩合而降,故名气合
  • 4)气舍。气,气态物也。合,来源也。气舍名意指本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来源之处。本穴为人体体表重力场的中心部位,由于人体引力场的作用,体表的气血物质在此皆为缩合变化,但本穴气血并非全部缩合冷降,而是仍有小部分水气循任脉上行,此部分上行水气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故名气舍。
  • 5)气寺。气,气态物也。寺,寺院也。气寺名意指本穴为任脉之气的聚集之地。
  • 6)维会。维,维持也。会,会合也。维会名意指促使任脉气血在此会合的作用。理同气合名解。
  • 7)命蒂。命,性命也。蒂,蒂结也。命蒂名意指本穴为胎儿与母体相连的性命纽带。

穴位

任脉

定位,在肚脐中央 (肚脐眼)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穴区内有第l0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有第l0肋间神经和腹壁上、下动脉吻合支分布。

穴性

  •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缩后由天部归降地部,小部分循任脉上行。
  • 功能作用,收降浊气。
  • 治法,寒则灸之,热则凉药敷之。

临床治疗

辩证

  • 功用,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 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

配穴举例

  • 配关元 (均灸)治泄泻 (《针灸资生经》八配百会、膀胱俞治脱肛 (《针灸集
  • 成》八配石门 (灸)治水肿、小便不利 (《腧穴学》)。
  • 关元,有温补肾阳的作用,主治久泄不止,肠鸣腹痛。
  • 百会、膀胱俞,有升阳举陷,回阳固脱的作用,主治脱肛。
  • 配石门,有温阳利水,通经行气的作用,主治大腹水肿,小便不利。

治疗

操作,因消毒不便,故一般不针,多用艾条灸或艾炷隔盐灸

保健方法

  • 神阙穴的保健方法有四。
  • 其一是揉中法:每晚睡前空腹,将双手搓热,双手左下右上叠放于肚脐,顺时针揉转(女子相反),每次360下。
  • 其二是聚气法:端坐,放松,微闭眼,用右手对着神阙空转,意念将宇宙中的真气能量向脐中聚集,以感觉温热为度。
  • 其三是意守法:放松,盘坐,闭目,去除杂念,意念注于神阙,每次半小时以上,久之则凝神入气穴,穴中真气发生,胎息则慢慢启动。
  • 其四是手指按在肚脐眼上,不要任何揉动,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调节按力大小。按压时平心精气,把意念集中在肚脐眼上,数自己的呼吸数,100次就够了,一天一次 。   

视频

程凯养生说:神阙穴舒缓你的紧张焦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