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票面利率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票面利率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文化术语。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称[1],例如“禅让”,传说古代实行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献:有尧举舜、舜举禹[2]、禹先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

目录

名词解释

票面利率是指债券的票面利率,就是债券券面上记载的利率,在债券到期之前都按这个利率计算和支付利息。在银行基础存款利率不变的前提下,债券的票面利率越高,则债券持有人获得的利息越多,债券的价格也就越高。

票面利率含义解读

票面利率:是每年支付的利息与债券面值的比例。投资者每年获得的利息就等于债券面值乘以票面利率。票面利率在合同上或票面上写明了的,该利率直到债券到期都不会变。

示例:农发行要发行债券,小明作为投资人在发行时买入一张票面价格为100元的2年期利率债,票面利率是5%,那么它的票面价值就是100元,持有2年后投资者就会获得100元的本金兑付及10元的利息回报。

票面利率和到期收益率的区别

票面利率是债券发行时确定的,固息债券票面利率在存续期内不变。

到期收益率是交易过程中二级市场确定的,随市场行情变化。

溢价发行债券的话,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到期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

折价发行债券的话,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到期收益率就高于票面利率。

影响债券票面利率的因素

债券票面利率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综合这些影响因素才能确定债券的票面利率。

债券票面利率是指债券发行者每一年向投资者支付的利息占票面金额的比率,它在数额上等于债券每年应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总额与债券总面值相除的百分比。

一般债券的发行价格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常发行价格都是高于债券的票面价格的,这时候票面利率就会高于市场的实际利率。期限越长的债券,一般票面利率都会越高,因为期限越长,资金的流动性就会降低。市场利率和票面利率一般是呈正相关的,市场利率越高,票面利率相对较高。

发行主体的信用等级也是重要的因素。

宏观经济的状况越好,人们对经济发展有信心,那么债券就会比较容易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也就可以变低。

除了发行价格,期限,信用和市场利率这些因素外,可能还有一些附加条款也会影响债券的票面利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