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公谋父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祭公谋父,姬姓,祭氏,字谋父,周公旦的后裔,西周时期的卿士。[1]周穆王要征伐犬戎,他谏阻。周穆王不听劝告,还是去征讨犬戎,结果只得到了犬戎进贡的四只白狼、四只白鹿回来,从此之后荒服地区的诸侯再也不来朝见了。[2]
人物简介
出生于西周时期,为祭公(即祭伯)之子,承父业,居于祭伯城。
周穆王初期,祭公谋父为朝中重臣,陪伴周穆王西征和巡游。他向周穆王献治国之道:治国靠的是德政,而不是暴政。不能轻易使用暴力,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宠爱亲戚疏远贤臣,要用中庸的方法治理国家。此为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
有一年,周穆王要攻打一个叫犬戎的民族,祭公谋父进一步劝说周穆王:圣明的君王向来是光大自己的德政,而不炫耀自己的武力,用武力征服别人,早晚会带来严重后果的。周穆王不听劝告,率兵攻打犬戎,尽管战争最后取胜,但周边的少数民族再也不称臣纳贡,使周王朝国力一年不如一年。周幽王的时候,周王朝竟然被犬戎反过来打败,后不得不迁都洛阳。
后世评价
祭公谋父劝阻周穆王征犬戎,彰显大智慧
因为周文王“明德慎罚”,得以天下安抚,民心稳固,四海团结,一旦有战事开端就同仇敌忾,凝聚力超强。因此,灭纣之后的周王朝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再加上地处中原,马肥草旺粮食足,政治经济繁荣景象一直持续到成、康(成王、康王)之治。到了昭王、穆王时期,社会局势发生了变化。周边一些少数民族部落由于山高皇帝远,变得不太听话了。
周穆王准备要征伐犬戎,祭公谋父出来劝阻:“不行啊。按照我们周朝的传统,先王显示德行不炫耀武力。武力需要积蓄到必要的时候用,随意炫耀滥用武力,反而没有人畏惧。所以周文公的《颂》说:‘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祭公说到周朝祖先后稷、不窋都是以德服人,从不用兵。即使武王时代,也只有纣王无道,人民不能容忍纣王统治,爱戴武王,武王才战于牧野。武王也是仁慈爱民,并不是热衷武力,只是为民除害。
祭公谋父提出“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意思就是说要仁至义尽—以观后效—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一击毙命。但是这种思想很快就被周穆王否决了,他一点也不迁就。
和祭公谋父料想的一样,穆王伐戎只得到四匹白狼和四匹白鹿无功而返。然而,此役之后,五环的那些小国家就不再臣服于周王室了,特别是犬戎一族变得疯狂起来。这次征讨带来的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从此以后,戎、狄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的所有部族,全都就此脱离了周朝的约束,再也不来朝拜周朝的君主了。
史评家认为,穆王伐戎是周失德的开始,他的思想已经与周王朝的奠基人古公亶父为了“使民不争”而举家退让躲避戎狄的“德政”分道扬镳,而祭公谋父的谏德之举更是在先祖“明德慎罚”基础上的一种升华和提升,超越了原本单纯的原始道德,开始思考道德与军事的关系问题,以至于孔子的有关著作中与祭公某些论调明显一脉相承,只在文体上与传本《逸周书》小有出入,这大凡也与孔子敬重周公、而祭公脉承周公有关吧。[3]
参考文献
- ↑ 韦昭《国语注》:祭,畿內之國,周公之后也,为王卿士。謀父,字也。传曰:“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矣。”
- ↑ 《国语·周语上》: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不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求我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及夏之衰也,弃稷不务,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窜于戎、狄之间,不敢怠业,时序其德,纂修其绪,修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笃,奉以忠信,奕世载德,不忝前人。至于武王,昭前之光明而加之以慈和,事神保民,莫弗欣喜。商王帝辛,大恶于民。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以致戎于商牧。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 “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有不祭则修意,有不祀则修言,有不享则修文,有不贡则修名,有不王则修德,序成而有不至则修刑。于是乎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于是乎有刑罚之皵,有攻伐之兵,有征讨之备,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布令陈辞而又不至,则增修于德而无勤民于远,是以近无不听,远无不服。
- “今自大毕、伯士之终也,犬戎氏以其职来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之,且观之兵。’其无乃废先王之训而王几顿乎!吾闻夫犬戎树惇,帅旧德而守终纯固,其有以御我矣!”王不听,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
- ↑ 祭公谋父劝阻周穆王征犬戎,彰显大智慧, 百科故事网, 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