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岛核电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福岛核电站

来自  图说国际 的图片

中文名称: 福岛核电站

反应堆类别: 单循环沸水堆

使用燃料: 混合氧化物燃料

福岛核电站(Fukushima Nuclear Power Plant)由福岛一站、福岛二站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位于北纬37度25分14秒,东经141度2分,地处日本福岛工业区

2011年3月12日,日本宣布,受3·11日本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发生泄露。4月11日16点16分福岛再次发生7.1级地震,日本再次发布海啸预警和核泄露警报 。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核事故定为最高级7级 。2013年10月9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工作人员因误操作导致约7吨污水泄漏。11月20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五和第六座核反应堆实施封堆作业 。

2021年2月22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方表示,受2·13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地震后,1号机组收纳设施内部水位出现了下降 。3月26日,在核电站内部,工作人员又发现了可能存在的核泄漏迹象 。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有关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排放约2年后开始 。6月1日下午,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工作人员发现核电站内含有放射性物质的集装箱发生泄漏。

2021年9月21日,东京电力公司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用于过滤核污染水的"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中,又发现有5个过滤器发生破损。

2021年12月21日,东京电力公司将向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提出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申请。[1]

地理位置

福岛第一核电站(Fukushima I Nuclear Power Plant)

所在地点:日本福岛县双叶郡大熊町

经纬度:东经141度01分57秒,北纬37度25分17秒。

福岛第二核电站(Fukushima II Nuclear Power Plant)

所在地点:日本福岛县双叶郡的楢叶町和富冈町。

经纬度:东经141度01分16秒,北纬37度19分10秒。

福岛一站1号机组于1971年3月投入商业运行,二站1号机组于1982年4月投入商业运行。福岛核电站的核反应堆都是单循环沸水堆,只有一条冷却回路,蒸汽直接从堆芯中产生,推动汽轮机。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已经服役40年,已经出现许多老化的迹象,包括原子炉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压力抑制室出现腐蚀,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这一机组原本计划延寿20年,正式退役需要到2031年。2011年东京电力计划为第一核电站增建两座反应堆。

日本福岛县政府于2011年2月16日召开会议,政府通过了东京电力公司(TEPCO)所属的福岛-1-3核电厂(NPP)使用混合氧化物燃料(MOX燃料)发电的申请。TEPCO起初在1998年获得了在福岛-1-3核电厂使用MOX的初步协议。但是在2002年由于该厂发生篡改记录的事件后,该计划却被终止了。根据2012年政府的表态,该计划将在停滞了十年之后重新启动。

历次事故

福岛第一和第二核电站此前也多次发生事故。

1978年,福岛第一核电站曾经发生临界事故,2007年才公之于众。

2005年8月,里氏7.2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中存储核废料的池子中部分池水外溢。

2006年,福岛第一核电站6号机组曾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

2007年,东京电力公司承认,从1977年起在对下属3家核电站总计199次定期检查中,这家公司曾篡改数据,隐瞒安全隐患。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主蒸汽管流量计测得的数据曾在1979年至1998年间先后28次被篡改。原东京电力公司董事长因此辞职。

2008年6月,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5加仑少量放射性冷却水泄漏。

2011年3月,里氏9.0级地震导致福岛县两座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其中第一核电站中一座反应堆震后发生异常导致核蒸汽泄漏。于3月12日发生小规模爆炸,或因氢气爆炸所致。福岛核电站在技术上是单层循环沸水堆,冷却水直接引入海水,安全性无法保障。 3月14日地震后发生爆炸。在爆炸后,辐射性物质进入风中,福岛核电站当地的风向为从日本东部吹向太平洋方向,通过风传播到美国,经过削弱放射性几乎微不足道。

2011年3月16日上午,东京电力公司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称核电站4号反应堆于东京时间16日5点45分再次发生火灾,两名核电站工作人员下落不明,并已经紧急通知了福岛县政府和消防部门。到8点15分称,火势已得到控制。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天野之弥15日说,该机构尚未接到日本政府有关核电站4号反应堆15日火灾后情况的说明。

2011年3月15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已就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问题向日本民众发表了讲话。他要求核电站方圆20公里以内的所有居民撤离,方圆20至30公里以内的居民在室内躲避。

2013年8月7日,日本政府原子能灾害对策本部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每天至少约有300吨污水流入海中。

2011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事故后,东京电力公司曾因为污水处理设施捉襟见肘而人为向大海排放低放射性污水,以便腾出空间处理高放射性积水。当时该公司声称,在2011年6月之后,没有新的放射性污水排入海洋

2013年7月22日,东京电力公司首次承认,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被污染的地下水也正渗漏入海。

2013年10月9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在污染水处理设施作业时,作业人员错将配管线拔出,结果造成高浓度污染水的大量外泄,在现场作业的9人中有6人遭到污染水喷淋。经过检测,每1立升污染水的放射性锶的含量高达3700贝克勒尔。

2013年10月10日,东京电力公司宣布,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港湾外的海水中检测出了放射性铯,活度为每公升1.4贝克勒尔。东京电力公司解释:从核电站排出的铯137的法定标准为每公升90贝克勒尔,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中铯活度标准值为每公升10贝克勒尔。本次的检测结果低于这两个标准值。东电表示"我们认为对环境没有影响",并称10日未从在港湾口东侧提取的海水中检测出铯。

2015年5月22日,东京电力公司向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递交的一份调查报告。经检测,涌起的气泡成分几乎都是氢气,因此东电方面认为,水体很可能是受强烈辐射的影响并导致大量氢气产生,气体在容器内部不断膨胀,最终导致了核污水的溢出。

2017年2月07日,日本福岛核电站辐射量爆表。

2019年11月8日,11月20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五和第六座核反应堆实施封堆作业 。

2021年2月13日,福岛近海发生7.3级地震后,1号机组收纳设施内部水位出现了下降。东京电力公司表示,内部水位下降后,10年前核事故时受损的部位可能再次暴露在空气中,导致内部气体泄漏,从而引发了压强下降 。2月22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运营方表示,受2·13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地震后,1号机组收纳设施内部水位出现了下降 。2月28日,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池中的乏燃料棒已全部移出。这也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中堆芯熔毁的三个机组中第一个移出所有乏燃料棒的机组。同样堆芯熔毁的1号和2号机组乏燃料池中仍然保存着上千根乏燃料棒 。3月10日,日本原子力委员会发布报告称,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内部发现了新的污染场所,严重程度远超预期。此外,1号和3号机组核反应堆压力容器排出的部分气体发生了倒流,有可能再次引发爆炸 。3月26日,在核电站内部,工作人员又发现了可能存在的核泄漏迹象 。4月9日,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 。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有关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排放约2年后开始 (主词条:日本福岛核污水入海计划)。当地时间6月1日下午,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工作人员发现核电站内含有放射性物质的集装箱发生泄漏 。2日,韩国庆尚南道环境团体出动100多艘渔船举行"阻止日本福岛核废水入海-庆南在行动"成立仪式,敦促日本政府取消福岛核废水排海计划 。

2021年10月38日,据日本放送协会报道,9月中旬以来,日本福岛核电站用于阻挡核污水的"冻土墙"出现异常升温, 多处本应维持在零下的区域,温度都超过了0度,部分地区甚至超过了10度。

主要危害

氢气爆炸

福岛核电站发生的爆炸属于化学爆炸,是由泄漏到反应堆厂房里的氢气和空气反应发生的爆炸。

福岛核电站使用MOX燃料,燃料棒外壳为锆合金。由于地震和海啸导致应急冷却系统故障,反应堆内冷却水平面一度下降,并导致堆芯裸露。冷却不足使燃料棒外壳温度超过锆-水反应极限温度,从而发生锆-水反应生成大量氢气。

堆芯锆-水反应生成的氢气曾一直封闭在厂房中的安全壳之内。氢气泄漏到厂房中是在安全壳内压力升高时,从泄压安全阀的气体通道排出的。由于厂房中氢气相对空气的浓度达到了爆炸极限,在遇到高温甚至明火后便发生了爆炸。爆炸的威力掀掉了厂房的屋顶,只剩下钢筋骨架。没有确凿证据证实爆炸导致安全壳破损,安全壳是否破损以及破损的原因还需等待最终的调查报告。

核能外泄

核能外泄又称为核熔毁,是种发生于核能反应炉故障时,严重的后遗症。核能外泄所发出的核能辐射虽远比核子武器威力与范围小,但是却相同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生物伤亡。

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在一份声明中说,受11日大地震影响而自动停止运转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中央控制室的放射线水平已达到正常数值的1000倍。而最新公报说,这一核电站大门附近的放射线量继续上升,12日上午9时10分已经达到正常水平的70倍以上。

这是日本有关部门首次确认有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日本福岛县东京电力公司所属第一和第二核电站周边的双叶町、大熊町、富冈町的全部居民12日上午开始到划定的危险区域之外避难,总计约两万人。

为了防止安放核反应堆的容器内气压升高,导致容器无法承受压力而破损,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已下令东京电力公司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号和2号机组反应堆容器内的蒸汽释放到外部。

东京电力公司准备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3座反应堆中,首先释放事态最为严重的1号机组的蒸汽。而2号和3号机组,如果冷却反应堆的功能无法尽快恢复,也将采取同样措施。

东京电力公司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反应堆容器内的蒸汽,将通过一个巨大水池,再从排气筒释放出去。过水的时候,放射性物质将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同时工作人员将一直在排气筒的出口观测放射性物质的数量。

此外,福岛第二核电站已经丧失冷却功能,东京电力公司已经开始释放福岛第二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反应堆容器内的蒸汽,以减少容器压力,防止更大破损。该公司还准备将核电站内另外两座反应堆的蒸汽释放到外部。

这是日本首次采取核电站打开阀门向外释放蒸汽的紧急避险措施。尽管这一举措也有可能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环境,但这样可以避免容器破损导致核电站失去封闭机能。

日本福岛1号核电站面临的紧急情况15日迅速走向恶化:先是2号反应堆外壳在爆炸中受损,造成含有放射物的冷却水不断流出。紧接着,一直平静的4号反应堆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首相菅直人当即发布命令,要求距核电站30公里内居民呆在家中避险。有消息称,日本抢险队员已经从福岛1号核电站2号反应堆所在机房撤走,这表明反应堆厚厚的钢结构外壳可能因15日清晨的爆炸而"破损严重",甚至到了"无法控制"状态。

日本政府发言人表示,虽然福岛核电站4号反应堆内没有正在使用的核燃料,但却存放着大量使用过的燃料棒,因此,救援人员正在全力灭火,防止这些同样需要降温的"核废料"继续发生严重泄漏事故。上述最新进展表示,福岛1号核电站的局势可能急转直下,变得无法收拾。

一旦救援人员不能很快返回福岛核电站继续为这四个反应堆"退烧",堆内核燃料将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完全融毁现象"。那样的话,像熔岩一样滚烫的核燃料会突破反应堆15厘米厚的燃料舱钢结构保护体束缚,给日本和周边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核灾难。

此前,因阀门故障,日本救援人员一度无法打开2号反应堆排气口,结果造成堆内压力极高,同时也造成用来冷却反应堆的海水根本无法注入其中。这意味着日本用来冷却反应堆的最后办法失灵,以致大量核燃料暴露在空气中达数小时之久,发生核泄漏可能性极大。

虽然救援人员最终修复了减压阀,但仍无法让海水完全漫过发热的燃料棒,其结果就是2号反应堆内温度继续升高,直到其中发生了猛烈地爆炸。日本政府和福岛核电站仍然坚持表示,当地不会发生类似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严重的泄露事故。日本只能继续向四个反应堆内注水降温,同时不断排出带有放射性污染物的蒸汽,并希望当地始终保持西风,不要刮东风和南风,否则日本首都东京和朝鲜半岛都将遭受污染。与此同时,就是等着反应堆自然降温至安全状态,然后彻底将这个核电站封存废弃。在日本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其中,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计划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碘片。有关资料显示,铯137则会造成人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美国分析人士指出,日本福岛核电站的状态与197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情况类似。国际核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零至7级。美国三里岛核事故被定为5级,当时由于制冷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至少15万居民被迫撤离。

碘131半衰期8天

铯137半衰期30.17年

放射扩散

2011年3月,因福岛核电站爆炸而泄露的放射性物质正在乘北风向日本各地扩散开。日本文部省表示,放射性物质检测到的数值虽然对人体健康没有太大影响,但已要求各地的有关部门提高测定频率。

2011年3月12日,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初步定为4级。

2011年3月15日,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附近测量结果显示,核辐射水平比法定标准高出400倍。

低浓度放射微粒正从日本福岛核电站向东漂移,预计将在数日内抵达北美。但这一水平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预计放射微粒还会穿越大西洋,最终抵达欧洲。

2011年3月23日,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曾13次在厂区内检测到中子辐射。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