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大楼)原图链接来自 协同创新院 的图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60年,是福建省最高的农牧业综合科研机构。现设有水稻果树、畜牧兽医、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甘蔗、茶叶、作物、农业工程技术、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农业生态、生物技术、农业生物资源等研究所和中心实验室、蘑菇菌种研究推广站等15个研究单位和1个科技干部培训中心。已建有福州国家水稻改良分中心、国家龙眼枇杷资源圃、国家红萍品种资源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130多公顷实验场、圃,保存珍贵作物种质资源13000多份。

2014年2月19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宣布,该院刘波团队从秦始皇兵马俑1号坑土壤分离的FJAT-13831T菌株[1],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地球微生物——芽孢杆菌属的新种,被命名为兵马俑芽孢杆菌。

历史沿革

民国25年,在连城的作物改良场改建为福建省农事试验场(附设畜牧兽医所和园艺试验区)。

民国35年,省农事试验场迁福州扩建为省农事试验总场,下辖崇安茶叶改良场和清流、南平、长乐、漳浦等5处分场及各县的合作试验场。

1952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志》为1952年,《福州市志》为1950年),福建省农事试验总场改组,成立省农业试验场。1956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志》为1956年,《福州市志》为1957年),在省农事试验场的基础上建立了福建省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亚热带作物、畜牧兽医、蚕桑、水产、海水养殖以及水利灌溉等研究工作。

1960年(《福建省科学技术志》、农科院官网为1960年,《福建省农业志》为1961年),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扩建为省农业科学院,林业、水产、气象等科学研究所也得到加强。“文化大革命”期间,农科院被撤销,科研人员下放农村参加生产劳动。1975年重建。

机构规模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现设有13个研究所,即:稻麦、果树、甘蔗、茶叶[2]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畜牧兽医、耕作轮作、地热农业利用、数字农业农业研究所和红萍研究中心、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中心化验室。在职职工1065人,离退休人员540多人。在职人员有高级科技人员185名、中级科技人员264名,国家级专家4名,省级专家1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7人。现有博士12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22人。

视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相关视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余文权预祝活动成功举办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到德化考察

参考文献

  1. 中国发现新种地球微生物:兵马俑芽胞杆菌(图),搜狐,2014-02-20
  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简介,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201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