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禾场山那个会歌舞的农民老太(雪夜彭城)

禾场山那个会歌舞的农民老太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禾场山那个会歌舞的农民老太》中国当代作家雪夜彭城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禾场山那个会歌舞的农民老太

禾场山是个输湖边的小村,紧挨着冯家行,名字有些来由,说是朱洪武还不是洪武的时候在这里住过,有过屯军的禾场,后人命其名为禾场山。

禾场山出过啥大角儿?我不知道哦。我就知道有个老师,在学校里演过磨刀人。这戏我看过,那时我四岁,站在二哥带的竹椅上,看到一个戴狗皮帽子衣着邋遢的人把凳子踢翻,举红灯的那汉子就把密电码藏到馊粥里去了。磨刀人戏份太少,眨眨眼就过去了。

后来出了两个人,一个学石油的,一个学电子的,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干得风生水起。

但他们都不在禾场山呀。

在禾场山的,我倒是记起一个老太。

我见识她的时候,她就是一个干零活的农工。短发,大眼,瘦瘦的体型。某个地方卖沙,要人装车,她就和一帮女人去了,用洋锹,一铲一铲把沙铲到车上去,事毕,可分得银钱若干。

临时工,说不准什么时候有活,虽然是现金生意,所得非常微薄。

她就是个很普通的农工,要说有什么值得夸赞,无非她做事很尽心,且和工友们合得来,还有她和别人的年龄落差大,十多年前年前七十好几岁了,是上车帮里年龄最大的。

她也赊账买东西,无非肥皂、大米或油盐之类。说好什么时候还,那倒一定会及时还的。

这也没啥很特殊的地方。

那年因为职业教育推广工作,我去过禾场山。一个女孩,初三毕业,功课有些模糊,高中是绝对没考上。那就鼓励其读中专。

这就看到一个健硕的女人。是那个女孩的母亲。

这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非常有爱心。在接受我们对职业中等学校的优势宣传时会不时做爱抚孩子的小动作并称孩子“徽老倌”。那女孩的名字里个“徽”字。但她对职校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

他们家的人,都没有啥文化,所以有许多的不懂。她说她的婆婆是有文化的。

婆婆是谁?就是那个做临时工的老太。

这就让我见识了这个我要写的人。

她原是广西人,叫凌星月,非常雅致的名字,该是文化人家出身,懂文艺。在部队慰问官兵期间爱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某部的一个排长。就嫁给了这个排长。解放后(一九五一年),排长带着妻子自愿复员回到老家种地。

来到了禾场山,把七十多年的青春都铺在这个夜来有候鸟歌唱,白天有蝴蝶翻飞,山不高水却长,童谣唱有珍珠雨洒落的地方。

她从没说过有什么不满意,日子过得挺好。有时买米买油的钱不够,那就去一个叫家加佳的超市赊,等做零工来了钱,就及时还上。

世人只知道她是禾场山人的一个身体健康的老太太,不知道她跟美丽的广西有什么关联,也不知道七十多年前,有一个叫能歌善舞的女娘和一个英勇善战的解放军军官的青春是如何艳丽地灿放。

那个生她、养她的地方也早已淡出了她的梦境。

很令人酸楚的是,如今早已没有了那个她跟随的人。

老太太拿出那张证书让我细细的看,脸上荡漾着幸福的微笑。

……江会正,二十七岁,排长,一九五一年九月……落款是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邓小平,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政治部。证书文字一个不落,但纸面已经残破。

候鸟聚栖的小地方,她住着一幢六方墙的瓦顶屋,没有书房,没有书橱,没有风琴没有二胡没有笛子没有箫,只有一桌一椅一床一灶。

您对政府有什么要求吗?

要求?什么要求?老太太有些不解。

您不想去唱歌跳舞吗?我转移话题。

这个啊?跳舞的地方在镇上,禾场山到那里有几里路,夜来也没有灯,去不了啦。

好似看我对她会文艺的说法心存狐疑,就笑着把证书收了,把竹椅摆放到一边,就做出扭秧歌的动作,喉咙里滚动了几个音节,之后连贯起来,分明是: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

换个舞姿,唱:

山歌好比春江水耶

不怕滩险弯又多

……

到底老了,不一会老太太喘起粗气。我笑着赞颂她歌舞真不错。她停下动作,意犹未尽,做出一个战士惯有的坚毅神态,力求字正腔圆地唱:

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来到深山

要消灭反动派

改天换地

与人民共患难……

听她唱歌的那年她七十多岁,如今过去了十多年,该有九十岁了吧?她还健康吗?还能歌舞否? [1]

作者简介

雪夜彭城,本名刘凤荪,男,江西省都昌县人。 发表关乎鄱阳湖文化的小说、诗歌、散文200万字以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