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禾草白粉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禾草白粉病

禾草白粉病
原圖鏈接

地上器官均可受侵染,但叶和叶鞘受害最重。病部出现蛛网状、白粉状霉层,初为点状,小形,后汇合成片,甚至覆盖全叶。霉层下的叶组织褪绿变黄,后期可呈黄褐色,霉层中出现黄色、橙色、褐黑色小点,即病菌的不同成熟程度的闭囊壳。

基本信息

禾草白粉病
原圖鏈接

中文名禾草白粉病病原分类地位子囊菌亚门类 型真菌

症状

叶片和叶鞘上生长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成近圆形、椭圆形霉斑,初白色,后变污灰色、灰褐色。霉斑表而着生一层白色粉状分生孢子,受振动后飘散,后期霉层中生出玄色小粒点。

感染途径

白粉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株上越冬,也能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一年生草种上较易发生闭囊壳,多年生草种上则以菌丝越冬为主,较少发生闭囊壳。翌春、闭囊壳成熟,散射子囊孢子,越冬菌丝体也发生分子孢子,随气撒播播,接触并侵入新生叶片。春季病叶连续发生分生孢子,不停再侵染,夏日气温升高,冷季型禾草生长阻滞,白粉病菌滋生和侵染趋于削减,病情住手生长。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夏。据研究,小麦白粉病菌在夏日最热一旬,旬均温24~26℃以上的区域不能越夏,需依赖外来气传菌源和在病残体上越夏的闭囊壳侵染秋苗。秋季随着气温下降,草坪白粉病病叶又复增多,形成又一发病岑岭。病叶朽迈前形成闭囊壳,大多数闭囊壳至春季大量放射子囊孢。 [1]

病原菌

禾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 DC.)。属子囊菌亚门。菌丝体存在寄主体外,只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吸收养分。菌丝体无色,产生直立的分生孢子梗,上串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椭圆形,25-30微米×8-10微米,分生孢子寿命短暂,只有3-4天有侵染力。闭囊壳球形、扁球形,成熟后壁黑褐色,无孔口,直径135-180微米。壳外有线状附属丝,不分枝,无色,无隔膜,长度为11-192微米。闭囊壳内有子囊8-30个。子囊长卵圆形,无色,内有4-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单胞,无色,20-33微米×10-13微米。

发生条件

气温2℃以下寄主即可发病,10℃以下病害生长缓慢,15~20℃为发病适温,25℃以上病害生长受抑制。空气相对湿度较高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和侵入,但雨水太多又晦气于其天生和流传。南方春季降雨较多,如在发病要害时期延续降雨,晦气于白粉病发生和盛行,但在北方区域,常年春季降雨较少,因而春季降雨量较多且漫衍平均,有利于白粉病发生。草坪治理不善,氮肥施用过多,遮荫,植株密渡过大和灌水欠妥均为发病主要诱因。

防治方法

1.使用抗病类型 不同属、种和品种的禾草对白粉病常表现显著的抗病差异。应选择在本地表现抗病的类型种植,是防治此病的最经济的途径。

2.混播 与豆科牧草混播建立的草地,禾本科草的发病率可大幅度下降。将不同种类的禾本科草混播建成的草坪,对白粉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3.搞好草地卫生 耙除枯草或冬季焚烧残草,可有效控制次年流行。此措施不适用于草坪,仅用于收种草地。当草地已发生白粉病时,可适当提前刈牧,以减少田间病源,使下茬草发病较轻。

4.减少荫蔽 草坪周围的灌丛及树木,在不影响观赏价值的前提下,应适当进行透光剪修,以保证草坪有良好的通风透光。

5.合理施肥 勿过施速效氮肥,保证足够的磷、钾肥。

6.药物防治 草坪绿地发生白粉病时,可用以下药物定期喷施,每7-10天喷施一次。

(1)放线酮、(2)放线酮+五氯硝基苯、(3)放线酮+福美双、(4)粉锈宁、(5)乙基托布津、(6)多菌灵(7)多抗霉素、(8)粉病定。 [2]

相关视频

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