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秋游原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秋游原上》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秋游原上》作者白居易 ,是唐朝的一部诗词。此诗为白居易为母守丧退居渭上时期所作。

《秋游原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古诗 ,编入他的个人诗文集《白氏长庆集》当中的"闲适诗"。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深入了解和对农民的尊敬。

唐宋诗醇》:朴实说去,一片真趣流行,非徒拟王、储田家诗也。

本段原文

《秋游原上》[1]

七月行已半,早凉天气清。

清晨起巾栉,徐步出柴荆。

露杖筇竹冷,风襟越蕉轻。

闲携弟侄辈,同上秋原行。

新枣未全赤,晚瓜有馀馨。

依依田家叟,设此相逢迎。

自我到此村,往来白发生。

村中相识久,老幼皆有情。

留连向暮归,树树风蝉声。

是时新雨足,禾黍夹道青。

见此令人饱,何必待西成。

注释】

①筇(qiong)竹:竹名,产于属地卭山。

②越蕉:细葛布,制衣清爽。

③余馨:余香。

④往来:有的版本作"住来","来"为语气助词,表示"自……以来"。

⑤声:有的版本作"鸣"。

⑥西成:秋收。《尚书·尧典》:"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古代以秋属西方。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2]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075篇诗文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3]

视频

百家讲坛.白居易

白居易的创作风格

参考资料

  1. 《秋游原上》 诗词古文网;
  2. 百家讲坛白居易03铮铮铁骨—莫砺锋20 腾讯视频,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5日
  3. 白居易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