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科大衛 |
---|
圖片來自百科知識 出生 1947年 性質 知名歷史人類學家
|
科大衛(英语:David Faure)(1947年-),知名歷史人類學家、華南史專家。
簡介
科大衛 Dr David Faure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主任及講座教授、英國牛津大學聖安多尼學院院士 Dr David Faure 博士在中國近代史上大學講師,聖安東尼大學。
Faure博士感興趣的點是:中國社會和經濟的歷史1500-1949。[1]
生平
早年畢業於聖保羅書院及香港大學歷史系,後來於普林斯頓大學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部份著作
- Faure, David.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Rural Society: Lineage and Village in the Eastern New Territories, Hong Kong. East Asian Historical Monographs.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ISBN 0-19-583970-6.
- Emperor and Ancestor: State and Lineage in South China,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皇帝和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 China and Capitalism, A History of Business Enterprise in Modern China,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 "La solution lignagere: la revolution rituelle du xviesiecle et 1 tat imperial chinois," Annales, Histoire, Sciences, Sociales 2006, 61:6, pp. 1291-1316.
- "The Yao Wars in the mid-Ming and their impact on Yao ethnicity," in Pamela Kyle Crossley, Helen Siu and Donald Sutton, eds. Empire at the Margins: Culture, Ethnicity 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pp. 171-189.
- 人類學與中國近代社會史:影響與前景,東吳歷史學報,14, 2005, 頁 21-36.
- "The common people in Hong Kong history: their livelihood and aspirations unitl the 1930s," in Lee Pui-tak, ed. Colonial Hong Kong and Modern China, Interaction and Reintegratio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 9-37.
- "Between house and home, the family in south China," in Ronald G. Knapp and Kai-yin Lo, eds. House Home and Family: Living and Being Chinese,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5.
- “The local official in commercial litigation in early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University of Tokyo Journal of Law and Politics, 2004, vol. 1, pp. 144-155.
- 《告別華南研究》,華南研究會編:《學步與超越﹕華南研究論文集》﹐香港﹕文化創造出版社﹐2004﹐頁9-30。
-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Hong Kong, vols. 2 Society and 3 Economy, (volume 3 co-edited with Pui-tak Le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7 and 2004.
- Colonialism and the Hong Kong Mentality,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3.
- “The original translocal society and its modern fate: historical and post-reform south China,” (with Helen Siu) Provincial China 8:1, 2003, pp. 40-59.
- 《祠堂與家廟: 從宋末到明中葉宗族禮儀的演變》,《歷史人類學學報》,1:2, 2003, 頁 1-20。
- “The Heaven and Earth Societ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 interpretation,” in Kwang-ching Liu and Richard Shek, eds. Heterodox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pp. 365-392.
家鄉
我家鄉的歷史,恐怕就不只包括我一個人的記憶,而是我們某一群人認為我們經歷過什麼事。當然,有一部份是想像的,它不一定是真的發生過。到這一步就開始有一些麻煩了。因為我們大家都在一個相信或不相信的層面來建構歷史,我們大概會在我的傳統還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另外一個大的傳統裡面的傳統來建構。我們會想到我們是不是一個國家的一部分這一類的問 題。於是,歷史已經不只是我的傳統,於是,我的發言權就不只是我一個人的,也不只我家鄉那一群人。當我需要聯想到別人的時候,這個範圍就變得更大了。黃先生一邊講,我一邊強烈地感覺到這一點。非常感謝黃先生精彩的演講。
作為研究者,我們需要明白大家對家鄉的興趣。大概大家都會接受這一句好像很自然的話。但是,我需要說清楚歷史學者為什麼需要明白大家對家鄉的興趣。理由是,因為我們做歷史研究的人,要面對研究家鄉歷史的人。歷史研究這個專業傳統裡面有幾條是與我們剛才講的研究家鄉歷史的目的相違背的。我們課本裡面講的歷史,都是從國家、大傳統出發的。「國家控 制」,大家都聽過的:為什麼地方沒有動亂,因為國家有控制,為什麼會有動亂,因為國家不能控制。要找一本書來代表的話,就是蕭公權先生那本書把它規範化了。這個表述不理會你有沒有對家鄉的記憶、傳統和歷史描述的參與。在「國家控制」歷史觀下,我們都是被動者。當然,這是個不能接受的結論。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剛才談那個與個人想像、生命體驗相關的家鄉概念,跟國家控制是兩碼事。
另外一點,剛才森正夫先生也說的非常清楚,我們六十幾歲的人都有一段時期相當嚮往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解釋。要瞭解,不管是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我們都受到它的影響。馬克思的階級社會理論,可以很靈活地把階級連到地域思想、人的概念,也可以連到我們剛才講的那一類的家鄉的概念。但是也有很多粗略的階級概念,以一個機械性的,單純從控制財產、生產關係出發的角度,把社會進行機械性的分化。如此,就好像森正夫先生所說,地域都沒有了,遑論家鄉。我們也需要跳出機械性的對階級的概念,然後才可以講到家鄉。
對談
我們在香港,最近有些朋友也常提出來我們要保存非遺那一類的事。我都跟他們開玩笑,我說,好像有一樣非遺非常值得保存,但大家都沒去保存,就是讀書。現在大學裡面學生都不讀書了,所以我們應該找一些讀書的非遺傳承人,讓傳下去的歷史裏起碼還有一些懂得讀書的學生。但是大家不能接受讀書作為非遺,所以我就非常肯定,討論非遺的朋友,早就有個大家也沒這好好討論過的框框。但是,不以非遺去保存讀書起碼有一個好處,去保存它一定會改變它。文化需要發展,不是保存,我的道理是這個樣子。[2]
影片
參考文獻
- ↑ 科大衛,百科知識
- ↑ 我的家鄉:記憶、傳統與歷史,人文研究期刊 第十二期,2014年12月,頁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