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秦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秦誓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作品名称;《秦誓》

作 者;秦穆公

创作年代;汉

作品出处;《尚书》

文学体裁;国学元典

创作时间;627年

秦誓”,是春秋时期秦穆公誓众之辞的简称,是我国国学元典《尚书》中的经典章节。

汉代流传的《尚书序》中说:“秦穆公伐郑,晋襄公率师败诸崤。还归,做《秦誓》。”(事载《左传》鲁僖公32年、33年)照《书序》说法,此篇作于秦穆公33年(公元前627年),被俘三帅归秦之后。

誓,是一种有约束性和有决断意义的语言。[1]

作品原文

公曰:“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①。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②。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③。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虽则云然,尚犹询之黄发,则罔所愆④。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⑤。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⑥。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弗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⑦。人之有技,冒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⑧。 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人之庆⑨。”

注释

[注释] ①嗟,我士,听,无哗。予誓告汝群言之首:我要向你们发出誓言。士:这里是对听众的泛称,指全军将士与相关官员。誓告:严肃告诫。群言之首:所有纷纷议论中应该所取的首要意见、关键问题。

②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古语说:人们总是自以为是而大意失算。责备别人完全没困难,只是受人责备还能听谏如流,这可就太难太难啦。讫:终,竟。自若:自己顺着自个儿。若:顺。是:此,这个。多盘:多安于、都乐于。盘:放心取乐。这里指人们自乐时失去应有的戒备心态。

③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我这心里难受极了(指全军覆灭之事),这时间飞速地流逝着,似乎不再回头了(吃后悔药恐怕来不及了)。逾迈:跨越。这是引用古诗来“明志”。

④惟古之谋人,则曰未就予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虽则云然,尚犹询之黄发,则罔所愆:那古道热肠的智谋之人,(我)会责备他不顾我的忌讳(竟敢顶撞我);而眼前的智谋之士,(我)便引为亲信了。(这不行,)我还是应该多多请教年长有智的人,那样就能少犯些过错、少一点遗憾。谋人:善于谋划的人。就:即,到。忌:忌讳。姑:轻意地。将:拿来,引来。亲:亲信。黄发:头发黄了的高年老者。愆:遗憾。

⑤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满头银发的忠良之士,尽管旅力不如人,我还是希望有这种人;雄赳赳的勇夫,即使射箭驾车都熟练,我还是不愿要这种人。至于那叽叽喳喳特会打小报告、吹顺耳风的人,总想让老实人改变主意。我还能再添这样的人在身边吗?我暗暗地思考着。谝言:易于迷惑人的话。俾:使。易辞:改换话语,改变主意。皇:同“惶”,惶论,哪里还说得到……,昧:昏暗。

⑥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倘若有这么一位耿介爽直的臣子,能干净利落地发表己见,即使没有其他长处,他的心地善良,我看还是得容纳他、亲近他。断断猗:干净利落、有断决的样子。休:美。

⑦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人有一技,视如自己的;人有杰出才智圣德,内心仰慕他,简直就如同出自本人口中一般自然,这种人应该吸收。这样来保护我的子孙后代和广大民众,那也是件很有利的事啊。啻:简直就。容之:容纳它、接受它。职有利:主有利,代表有益。

⑧人之有技,冒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别人有长处,你嫉恨嫌恶它;别人很杰出,你疏远避开他,使其无法有成就,这是不能容人的表现。

⑨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人之庆:国家的动摇不安是由一人造成的,国家振兴发达,也会因敬重一人而带来吉祥。杌陧:摇荡不安。荣怀:光荣。一人:商周君主总爱自称“—人”、‘予一人’。句义为“国家安危系于一身”。

解读

秦誓》是《尚书》中的最后一篇。汉代相传的《尚书序》说:“秦穆公伐郑,晋襄公率师败诸崤。还归,做《秦誓》。”(事载《左传》鲁僖公32年、33年)照《书序》说法,此篇作于秦穆公33年(公元前627年),被俘三帅归秦之后。但《史记·秦本纪》则说是秦穆公36年(公元前624年)大败晋师,“封崤中尸,为发丧,哭之三日,乃誓与军”中之辞。就文中语意看,以《书序》所说为合于实际。

秦誓》,秦穆公誓众之辞的简称。誓,是一种有约束性和有决断意义的语言。此篇也出于史官记录。文辞扼要生动,语意恳切,含有自我儆戒之诚意。

尚书正义卷二十 秦誓第三十二

秦穆公伐郑,遣三帅帅师往伐之。○事见鲁僖公三十三年。三帅,谓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帅,色类反,下注同。晋襄公帅师败诸崤,崤,晋要塞也。以其不假道,伐而败之,囚其三帅。○崤,户交反。塞,悉代反。假,工下反。还归,作《秦誓》。晋舍三帅,还归秦,穆公悔过作誓。

秦誓贪郑取败,悔而自誓。

[疏]“秦穆”至“秦誓”。正义曰:秦穆公使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帅师伐郑,未至郑而还。晋襄公帅师败之于崤山,囚其三帅。后晋舍三帅,得还归于秦。秦穆公自悔己过,誓戒群臣。史录其誓辞,作《秦誓》。传“遣三”至“伐之”。正义曰:《左传》僖三十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围郑,郑使烛之武说秦伯,秦伯窃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三十二年,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不可。”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伐郑。是“遣三帅帅师往伐之”事也。序言“穆公伐郑”,嫌似穆公亲行,故辨之耳。传“崤晋”至“三帅”。正义曰:杜预云:“肴在弘农渑池县西。”筑城守道谓之“塞”,言其要塞盗贼之路也。崤山险厄,是晋之要道关塞也。从秦向郑,路经晋之南境,于南河之南崤关而东适郑。《》征伐朝聘,过人之国,必遣使假道。晋以秦不假道,故伐之。《左传》僖三十二年,晋文公卒。三十三年,秦师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矫郑伯之命以牛十二犒师。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晋先轸请伐秦师。襄公在丧,墨缞绖。夏四月,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是襄公亲自帅师伐而败之,囚其三帅也。《春秋》之例,君将不言“帅师”,举其重者。此言“襄公帅师”,依实为文,非彼例也。又《春秋》经书此事云:“晋人及羑戎败秦师于肴。”实是晋侯而书“晋人”者,杜预云:“晋侯讳背丧用兵,通以贱者告也。”是言晋人告鲁,不言晋侯亲行,而云大夫将兵。大夫贱,不合书名氏,故称“人”也。直言败秦师于肴,不言秦之将帅之名,亦讳背丧用兵,故言辞略也。传“晋舍”至“作誓”。正义曰:《左传》又称,晋文公之夫人文嬴,秦女也,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秦伯素服郊次,向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是晋舍三帅而得还,秦穆公于是悔过作誓。序言“还归”,谓三帅还也,嫌穆公身还,故辨之。《公羊传》说此事云:“四马只轮无反者。”《左传》称秦伯“向师而哭”,则师亦少有还者, 公曰:“嗟!我士,听无哗。誓其群臣,通称士也。予誓告汝总言之首。总言之本要。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盘。’言民之行己,尽用顺道,是多乐。称古人言,悔前不顺忠臣。乐音洛。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艰哉!人之有非,以义责之,此无难也。若己有非,惟受人责,即改之如水流下,是惟艰哉。○俾,必尔反,下同。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言我心之忧,欲改过自新,如日月并行过,如不复云来,虽欲改悔,恐死及之,无所益。复,扶又反。

[疏]“公曰”至“云来”。正义曰:穆公自悔伐郑,召集群臣而告之。公曰:“咨嗟!我之朝廷之士,听我告于汝,无得喧哗。我誓告汝众言之首,诰汝以言中之最要者。古人有言曰:‘民之行己,尽用顺道。是多乐。’言顺善事,则身大乐也。见他有非理,以义责之,此无难也。惟己有非理,受人之责,即能改之,使如水之流下,此事是惟难哉!”言己已往之前不受人言,故自悔也。“今我心忧,欲自改过自新,但日月益为疾行,如似不复云来,恐己老死不得改悔也”。传“誓其”至“称士”○正义曰:“士”者,男子之大号,故群臣通称之。郑云:“誓其群臣,下及万民,独云士者,举中言之。”传“言民”至“忠臣”○正义曰:“讫”,尽也。“自”,用。“若”,顺。“盘”,乐也。尽用顺道则有福,有福则身乐,故云“是多乐”也。“称古人言”者,悔前不用古人之言,不顺忠臣之谋故也。昔汉明帝问东平王刘苍云:“在家何者为乐?”对曰:“为善最乐。”是其用顺道则多乐。传“言我”至“所益”。正义曰:“逾”,益。“迈”,行也。“员”即“云”也。言日月益为疾行,并皆过去,如似不复云来。畏其去而不复来,夜而不复明,言己年老,前途稍近,虽欲改悔,恐死及之,不得修改,身无所益也。王肃云:“年已衰老,恐命将终,日月遂往,若不云来,将不复见日月,虽欲改过,无所及益。自恨改过迟晚,深自咎责之辞。”

惟古之谋人

,则曰未就予忌。惟为我执古义之谋人,谓忠贤蹇叔等也,则曰未成我所欲,反忌之耳。○为,于伪反,下“为我谋”同。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惟指今事为我所谋之人,我且将以为亲而用之。悔前违古从今,以取破败。

[疏]“惟古”至“为亲”○正义曰:此穆公自说己之前过。我欲伐郑之时,群臣共为谋计,惟为我执古义之谋人,我则曰未成我之所欲,反猜忌之。惟指今事为我所谋之人,我且将以为亲己而用之。悔前违古从今,自取破败也。其“古之谋人”,当谓忠贤之臣若蹇叔之等。“今之谋人”,劝穆公使伐郑者,盖谓杞子之类,国内亦当有此人。

“虽则云然,尚猷询兹黄发,则罔所愆。言前虽则有云然之过,今我庶几以道谋此黄发贤老,则行事无所过矣。番番良士,旅力既愆,我尚有之。勇武番番之良士,虽众力已过老,我今庶几欲有此人而用之。○番音波。仡仡勇夫,射御不违,我尚不欲。仡仡壮勇之夫,虽射御不违,我庶几不欲用。自悔之至。○仡,许乞反。惟截截善谝言,俾君子易辞,我皇多有之,昧昧我思之。惟察察便巧善为辨佞之言,使君子回心易辞,我前多有之,以我昧昧思之不明故也。○截,才节反。马云:“辞语截削省要也。”谝音辨,徐敷连反,又甫浅反,马本作偏,云:“少也,辞约损明,大辨佞之人。”易,羊石反。昧音妹。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伎,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如有束脩一介臣,断断猗然专一之臣,虽无他伎艺,其心休休焉乐善,其如是,则能有所容。言将任之。○介音界,马本作界,云:“一介,耿介,一心端悫者。”字又作个,音工佐反。断,丁乱反,又音短。猗,于绮反,又于宜反。技,其绮反,本亦作伎。他,本亦作它,吐何反。乐音洛。

[疏]“虽则”至“不欲”正义曰:言我前事虽则有云然之过,我今庶几以道谋此黄发贤老,受用其言,则行事无所过也。番番然勇武之善士,虽众力既过老,而谋计深长,我庶几欲有此人而用之。仡仡然壮勇之夫,虽射御不有违失,而智虑浅近,我庶几不欲用之。自悔往前用壮勇之计失也。“惟截截”至“有容”正义曰:惟察察然便巧善为辩佞之言,能使君子回心易辞。我前大多有之,昧昧然我思之不明故也。如有一心耿介之臣,断断守善猗然,虽无他技艺,而其心乐善休休焉,其如是,则能有所含容。如此者,我将任用之。悔前用巧佞之人,今将任宽容善士也。传“惟察”至“故也”○正义曰:“截截”犹“察察”,明辩便巧之意。“谝”犹辩也,由其便巧善为辩佞之言,使君子听之回心易辞。“皇”训大也,我前大多有之,谓杞子之等,及在国从己之人。以我昧昧而暗,思之不明,故有此辈在我侧也。传“如有”至“任之”正义曰:孔注《论语》,以“束脩”为“束带脩饰”,此亦当然。“一介”谓一心耿介。“断断”,守善之貌。“休休”,好善之意。如有束带脩饰,一心耿介,断断然守善猗然专一之臣,虽复无他技艺,休休焉好乐善道,其心行如是,则能有所含容。言得此人将任用之。“猗”者,足句之辞,不为义也。《礼记·太学》引此作“断断兮”,“猗”是“兮”之类,《》云“河水清且涟漪”是也。王肃云:“一介,耿介,一心端悫,断断守善之貌。无他技能,徒守善而已。休休,好善之貌。其如是,人能有所容忍小过,宽则得众。穆公疾技巧多端,故思断断无他技者。”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乐,善之至也。人之美圣,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心好之至也。是人必能容之。好,呼报反。啻,失豉反。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用此好技圣之人,安我子孙众人,亦主有利哉!言能兴国。

[疏]“人之”至“利哉”正义曰:此说大贤之行也。大贤之人,见人之有技,如似己自有之。见人之有美善通圣者,其心爱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爱彼美圣,口必称扬而荐达之,其心爱之,又甚于口,言其爱之至也。是人于民必能含容之。用此爱好技圣之人,安我子孙众民,则我子孙众民亦主有利益哉!言其能兴邦也。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见人之有技艺,蔽冒疾害以恶之。人之美圣,而违背壅塞之,使不得上通。冒,莫报反。恶,乌路反。背音佩。壅,于勇反。塞,先得反。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冒疾之人,是不能容人用之,不能安我子孙众人,亦曰危殆哉!殆,唐在反。

[疏]“人之”至“殆哉”正义曰:此说大佞之行也。大佞之人,见人之有技,蔽冒疾害以恶之。见人之有美善通圣者,而违背壅塞之,使不达于在上。是人之不能含容人也。用此疾恶技圣之人,不能安我子孙众民,则我子孙众民亦曰危殆哉!言其必乱邦也。传“见人”至“上通”○正义曰:传以“冒”为覆冒之“冒”,谓蔽障掩盖之也。“疾”谓疾恶之,谓憎疾患害之也。见人之美善通圣而违背之,不从其言;壅塞之,使不得上通,皆是佞人害贤之行也。

邦之杌陧,曰由一人。杌陧,不安,言危也。一人所任用,国之倾危,曰由所任不用贤。杌,五骨反。陧,五结反,徐语折反。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国之光荣,为民所归,亦庶几其所任用贤之善也。穆公陈戒,背贤则危,用贤则荣,自誓改前过之意。

[疏]“邦之”至“之庆”○正义曰:既言贤佞行异,又言用之安否。邦之杌陧,危而不安,曰由所任一人之不贤也;邦之光荣,为民所归,亦庶几所任一人之有庆也。言国家用贤则荣,背贤则危,穆公自誓将改前过,用贤人者也。人者也。

译文

公说:啊!我的官员们,你们都听着,不要喧闹!我将要告诉你们许多话中最基本的方面

古人有句名言说:“假如有人认为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的,自以为是的心一天天发展起来,将做出许多邪僻的事。”责备别人,这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被人责备却能够像流水般听从人家的话,这就非常困难了啊!我内心忧虑重重,经常感到光阴逝去,好像时机一错过它就不会再来(尽管我想改正错误,恐怕时间也不允许了)。

对于昔日的谋臣,我认为他们不能顺从我的心意,就憎恶他们;而对于今日的谋臣,由于他们曲意服从我的心意,我就一时糊涂,把他们视为亲信。虽然过去曾经这样,但是现在我要改弦易辙,打算就那些军国大计征询年高资深的老臣的意见,因为这样才能不犯错误。

那些白发苍苍的良臣,体力已经衰竭,我还是能亲近他们。那些壮健英武的勇士,虽然箭不虚发,驾车娴熟,我并不怎么喜欢他,认为他们有勇而无谋。那些浅薄无知,善于花言巧语,使君子轻忽怠惰的人,我还能更加亲近这种人吗!

我心中暗暗思忖,如果有一名官员虽然对政务精诚专一,却没有别的本事,不过他心胸宽广,能够容人容物,别人有某种本领,好像是自己所有而不嫉妒;别人才能出众,品德高尚,他对别人所讲的话比出于自己口中的话还要信任,这就是他能容纳众善。这样宽厚有容的人,任命他保障我的子孙永享王业,黎民百姓也跟着享福!

而别人有本领,他就嫉妒,而且厌恶;别人才能出众,品德高尚,他就竭力阻挠,不让君王知道。这样的人心胸狭窄,不能容人,任命他保障我的子孙永享王业,黎民百姓也跟着遭殃!

国家的动乱不安,是君王一人的过错所致;国家的繁荣安宁,也是君王一人的善行铸就的。

内容引用

大学》中对《秦誓》的引用

朱熹版《大学》第十一章内容如下:

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其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参考来源

秦穆公终于报仇雪耻,亲自到崤山祭祀当年牺牲的勇士,诞生了著名的《秦誓》

参考资料

  1. 秦誓 ,百度文库 , 2012年05月0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