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秦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秦金
出生 1467年
国籍 中国
别名 国声,凤山
职业 官员、文学家
知名作品



秦金,明两京五部尚书, 字国声,号凤山,明成化三年(1467年)九月十一日生,常州府无锡县。秦金自幼在家塾读书,成化二十二年中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进士。时称他为"两京五部尚书,九转三朝太保"。据秦氏宗谱所述,秦金为宋龙图阁大学士秦观之后

人物简介

秦金,字国声,号凤山。1467年9月11日生于河西村。父亲叫秦霖,是位私塾先生,秦金幼年随父到人家的学馆就读,有一次馆主设宴,没有邀请秦金,他父亲很有意见,就出了个上联"东家设宴儿无份",要儿子对出下联,秦金就以"北阙登科我独先"为对,并说:"儿岂是贪吃的人,请父亲以后不要再讲有关吃的事。"父亲听了,很是赏识。

秦金自幼在家塾读书,成化二十二年中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进士。弘治八年任户部福建司主事,督办京城太仓粮储。不久升河南司员外郎,后晋升山西司署郎中。弘治十六年,丁父忧回乡3年。正德元年(1506年)授户部四川司郎中。正德五年,在任河南右参政时,因镇压当地农民起义而升任山东右布政使、山东左布政使。正德九年授都察院右副御史,巡抚湖广。正德十五年升为户部右侍郎嘉靖元年(1522年),改任吏部左侍郎,负责"京察"事宜。后因遭言官弹劾,复调户部左侍郎,其时户部尚书孙交未到职,由秦金主其事。嘉靖二年升任南京礼部尚书,不久调任南京兵部尚书。同年冬,又被召为户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年),秦金辞官告老还乡。归休4年间,他在惠山寺山门右街建造一座别墅,取名"凤谷行窝"(今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寄畅园前身)。还与邵宝、陈石村等人恢复碧山吟社,定期举行诗会。嘉靖十年,朝廷复起用他为南京户部尚书。次年,改任北京工部尚书,督修太庙。嘉靖十三年进太子少保。次年升太子太保,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嘉靖十五年,回到无锡,住城内西水关"尚书第"。时称他为"两京五部尚书,九转三朝太保"。嘉靖二十三年(1534年)病逝,终年77岁,葬胡埭归山。卒赠少保,谥端敏。著有《凤山奏稿》、《抚湘政要》、《凤山诗集》、《通惠河志》、《安楚录》等。

---两京五部尚书秦金

海市 (明)秦金

晴云昼护蓬莱岛,海上清风翠螺小。

烟波万里驾沧溟,蓦地神工炫奇巧。

珠宫贝阙宝藏兴,恍惚??移山城。

八千世界苍龙窟,十二楼台白玉京。

芙蓉秀云孤松岭,亭子分明傍仙境。

气化??有倏无,万象荡摩皆幻影。

高阁乘风此望洋,乾坤吾道心茫茫。

杂俎披奇竟何补,夷坚志怪诚荒唐。

异哉海市何人传,岁寒健笔惊坡仙。

谁知兹祥非偶然,一雨三日占丰年。

海市之名今更显,柱史文章光琬琰。

公孙大夫庙 [明]秦金

瓣香端拜大夫祠,千载高风想见之。

爱士不忘乡校化,济人犹说乘舆私。

云荒碧草迷春冢,雨湿苍苔卧古碑。

郑国山川登眺里,独留遗像不胜悲。

折叠编辑本段始建寄畅园

-始建凤谷行窝(寄畅园原名)

据秦氏宗谱所述,秦金为宋龙图阁大学士秦观之后。

他天资聪颖过人,20岁考中南京举人,26岁进士及第,28岁任户部福建司主事,监督仓库粮食储量。奉命查勘北京地区灾荒,他办事敏捷,初露头角。后又到河南、山东等地任职。

嘉靖六年(1527年),秦金因与首辅大臣张璁意见相左,便以考察自陈,辞官告老还乡。据后人推断,其在归休4年间,在惠山寺山门右街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凤谷行窝",即"寄畅园"的前身。"凤骨"一词,与秦金之号"凤山"及其父秦霖曾筑有凤山书屋不无关系;而行窝乃是自谦之词,实为山庄、别墅。

因秦金一贯廉正自持,忠勤体国,朝廷大小官员为秦金上奏请留者不止。故嘉靖十年复起用,任南京户部尚书,寻召为工部尚书。在两都(北京、南京)任了五个部的尚书,有"五部尚书"之称。

嘉靖十五年(1536)告老荣归,8年后亡故,谥号"端敏"。

秦金的墓葬在胡埭归山的薛墩。神道上置华表、翁仲、石马、石亭、墓碑等,在其墓前挖了一条小河,上架一座桥,并建有御道街,其前为石龟驮着响碑,其旁为资福庵,制作十分精良,颇为壮观,葬秦金的那个湾,便取名秦尚书湾。直到1953年建水库时墓地毁坏,有块镌严嵩撰神道碑志,被村民移去作碾场石。据说,此碑现还在附近水沟边,且字迹尚有残存。1968年春,墓穴上层被发现,有四块方整大石盖在石椁上,石椁成正方形,边长一丈,用整块花岗岩凿制,中间有壁,分为左右两室,椁内棺木均已残朽,置有方形青石四块,为秦金及其夫人钮氏墓志铭铭盖和铭文,双双符合,秦金墓铭字迹清晰可讯,钮氏墓铭字迹略有破损,另外,还有铜块若干,为垫置棺木所用,但墓中没有发现金银饰品等随葬物。

如今,秦尚书湾成了镇办林场的所在地,山上林木葱绿,还有上面亩茶园,风景颇佳,市、区政府正在将秦尚书湾规划成"九龙湾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中的一个旅游景点,届时,游客到这里瞻仰五部尚书壮观的墓地,品一壶新茶,聆听美丽动听有关秦尚书的故事,与朋友尽情聊天,无疑是其乐融融的。

河西村附近有个红庄村,村庄上有座私熟学堂,夏季的一天,老师有事外出嘱咐学生在学堂认真攻读。但这群孩子待老师一走,便到附近河中洗河浴去了。老师回来后对不听话的孩子是又好气又好笑。便出了"千年杨柳当衣架"为上联,要学生对下联,对上了饶他们,对不上要罚他们站着晒毒太阳,正巧此时秦金路过这里,小伙伴们把事情的前后因果告诉了他,秦金把上联稍推敲后,便对出了"万里长江当浴盆"的下联,使塾师和村民对秦金的才能都十分钦佩。

秦金天姿聪颖过人,20岁考中南京举人,26岁进士及第,28岁任户部福建司主事,监督仓库粮食诸量。奉命查勘北京地区灾荒,办事敏捷,初露头角,脱颖而出。后又到河南、山东等地任职。特别是在任湖南湖北巡按大夫期间,到任时,恰逢地方连年水灾,闹饥荒,他就着意按抚百姓,除去一切弊政,免除租税,赈济灾民,罢及贪官,上奏章提出八项适宜可行的建议,后来又继续提出十项建议,其建议写入国史。他在这里七年,恩威并施,成绩与声誉显著,调任南京礼部尚书,不到一年召回北京,任户部尚书。嘉靖六年(1527年),秦金61岁时,要求免职回家。回乡后,在惠山寺山门右街建造一座别墅,取名"凤谷行窝"(即现在的寄畅园),还与邵宝等人恢复碧山吟社,定期举行诗会。归休4年间,朝廷大小官员都认为秦金操行办事能力强,廉正自持,年纪又不算大,上奏请留的不止,嘉靖十年复卢,任南京户部尚书,寻召为工部尚书。经历两都(北京、南京)任了五个部的尚书(南京礼部、北京户部、南京户部、北京工部、南京兵部)。因年满七十,退归家居。

嘉靖甲辰年(1544年)正月二十七日,秦金77岁时死于原籍家中,讣告传来,皇帝震惊哀悼,罢朝一日,降旨司官讨论丧葬事宜。这在古代历史上是不多见的。秦尚书作的诗文内容纯正脱俗,可供诵读。他著有《凤山诗集》、《抚湖政要》、《安楚录》杂著稿,多数雕板印行问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