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狀
《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狀》是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的作品之一。選自《曾鞏文集》·卷三十三·奏狀十七首。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1],世稱「南豐先生」。
目錄
原文
右,臣昨以老母在京,而臣知福州,臣弟布知廣州,相去各數千里,幸臣所部之內,盜賊殄除,年豐稔,臣於守官,既無可驅馳之事,而臣到任已及一年,遠去庭闈,為日已久,奏乞聖慈哀憐,以臣老母見在京師,與臣一在京主判閒慢曹局差遣,或移臣近京一便郡,庶便親養。尋准中書札子,已降敕命,差臣權判太常寺兼禮儀事。奉聖旨,仰臣交割職分公事訖,發來赴闕。臣遂起離前來,至洪州,睹進奏院報,已差臣知明州。伏念臣已奔馳在路,屈指計日,望至親側。竊計臣老母之心,聞臣之來,倚門之望,固已深切。今母子垂欲相見,而臣忽他改差遣。晨昏之戀,既未得伸;迫急之誠,惟知涕泗。且臣母子各已白首,臣母近歲多病。臣弟布又知桂州,私門之內,長子二人皆違左右。而臣於兄弟之內,又最居長。犬馬之志,豈敢苟安?況今所得明州,足可迎侍。臣不敢別有陳乞,欲望出自聖恩,特賜矜憫,許臣徑馬暫至京師,迎侍老母赴任,不敢別有住滯。伏惟天地之德,哀而憐之。
臣欲候授敕後,陳此懇誠。臣見在道路,恐慮敕命附遞前來,或致遲延,須至便具奏請,所貴早得指揮,不致別有留滯。臣見水路前去,所有朝旨,乞降至真州,以來付臣。謹具狀奏聞,伏候敕旨。
相關作品
《元豐類稿》為宋代著名文士曾鞏的文集,共五十卷。此五十卷外本尚有《續稿》四十卷和《外集》十卷,但宋室南渡後,《續稿》、《外集》皆不傳,故今僅存此五十卷本。
因成書於宋神宗元豐年間(1078年-1086年),故名。
曾鞏集(套裝上下冊)》以《元豐類稿》為主,收錄了現存曾鞏的全部詩文,計詩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錄曾鞏詩文最為完備的本子。《曾鞏集(套裝上下冊)》是"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之一種。曾鞏,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現在散文創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見稱,講究章法的嚴謹和布局的分明,敘事、議論委曲周詳,節奏舒緩平和,用詞樸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獨具風格。《曾鞏集(套裝上下冊)》據清代顧松齡刻本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為主要校本,較為全面詳盡。
作者簡介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嘉佑二年(1057)中進士[2]後,熙寧二年(1079)先後在齊、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頗有政聲。元豐四年,任史館修撰,編纂五朝史綱,未成。著有《元豐類稿》五十卷、《續元豐類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曾鞏的散文創作成就很高,《唐論》是代表作,可與歐陽修的《朋黨論》媲美。著名有《墨池記》、《越州趙公救災記》、《寄歐陽舍人書》和《福州上執政書》。曾鞏也擅長寫詩,有四百餘首傳世。曾鞏培養了一批名儒,陳師道、王無咎、曾肇和曾布受業於他。
視頻
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唐宋八大家,國學夢
- ↑ 古時候說的秀才、舉人、進士大概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搜狐,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