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那拉搭·穆图善(?—1887年),世居黑龙江齐齐哈尔。隶满洲镶黄旗。

  • 初为骁骑校。咸丰中,从征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安徽,赐号“西林巴图鲁”。
  • 同治元年,先从多隆阿军入陕征回,后代署钦差大臣,与太平军、捻军、回民军交战于陕西、湖北、甘肃、宁夏、青海,兼施招抚。
  • 历官西安右翼副都统,荆州、宁夏将军,署陕甘总督。同治七年罢官。
  • 光绪中再起,署正白旗汉军都统,捕治吉林“马贼”。
  • 中法战争时,任福州将军,参左宗棠军事,击败法军于长门。
  • 十一年,再充钦差大臣,会办东三省练兵事务。次年卒。

目录

基本信息

姓名    那拉搭·穆图善  
字号    字春岩     
民族    满族     
职业    历史名人、诗人、高级官员  
谥号    果勇     
出生地   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1887年 
所处时代   清朝   
主要成就   平定陕甘回乱    

人物生平

穆图善,字春岩,姓那拉搭氏,世居黑龙江齐齐哈尔,隶满洲镶黄旗,生年不详。初以骁骑校迁参领,随军在直、鲁、晋、豫、皖进攻太平军和捻军,迭克城隘,赐号西林巴图。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陈得才部合捻军张洛行等部共20万人分3路攻陕西。穆图善随钦差、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入陕,在紫荆关击败陈得才部,擢为西安右翼副都统。同治三年(1864年),多隆阿于临终前疏荐穆图善,命署钦差大臣,旋擢荆州将军,与刘蓉会办陕事。打败入陕太平军后,穆图善移师甘肃,进攻西北回民起义军。同治五年(1866年)署理陕甘总督。同治八年(1869年)卸署督之任,仍驻兰州。光绪元年(1875年),召署正白旗汉军都统,会马贼窜扰巴彦苏苏,命权将军捕治,翌年擢察哈尔都统,光绪五年(1879年)出任福州将军。

光绪十年(1884年)闰五月,侵越法军在越南谅山挑衅,被中国守军击退。法国政府向清政府索偿兵费,并向中国海面调动军队,欲据福州等地为质押。同月二十二日,法舰两艘借口游历驶入闽江口,其中一艘达马江。两天后又有法舰续到。至二十六日入泊马江的法舰增至4艘。当时,有人主张照国际公法:兵船进口不得逾两艘,停泊不得逾两星期,违者即行开仗。穆图善以为然,但总督何璟怕激起衅端,不从。二十七日,李鸿章来电云:法国定于二十八日取马尾。穆图善与会办福建军务张佩纶连夜带兵,分别出驻长门和马尾,穆图善足穿草履,头戴草笠,日夜在长门炮台与士卒同甘苦。当时,入泊马江的法舰与调驻马江的福建水师舰艇数量相当,穆图善与张佩纶等一再要求“先发”取胜,但朝旨不许。到六月初旬,经长门进入的法舰已达10艘,6艘泊于马江;尚有鱼雷艇2只,大兵船7只泊在长乐县海口附近,双方力量日益悬殊。穆图善对此十分焦虑,又与张佩纶、何如璋一起电催军机处调船支援,指出“闽失势在不能封口,又不能先发”,若南北洋援船不来,法国将“遂其夺厂据城之志”。清廷以美国仍在调处,并不拨船支援。 七

月初三日(8月23日)下午1时56分,聚集在马江的法舰大小11艘,恃其船坚炮利,向福建水师船队发起猛烈攻击,半小时内共沉毁清军新式舰艇9艘,旧式师船10余艘。马江开战后,泊在连江琯头的两艘法舰也向陆营开炮,并力图登岸,以切断长门炮台的后路,穆图善督勇抗拒,敌计未能得逞。初五日,法舰一艘从壶江驶来,正面攻击长门炮台,穆图善督守备康长庆等开炮迎击,法舰连中2炮,重伤欹侧,旋即退去。初六至初九日,法军为求出口,集中兵船内外夹击长门、金牌两炮台,炮台因炮位向外,无法对口内法船还击,金牌炮台被毁,长门炮台也严重损伤。初八日,口内法军登陆,清军各陆营枪炮齐发,给法军以一定杀伤,还夺得洋炮2尊。穆图善为防法军从长门外登陆,率军退守连江,令总兵张得胜等人继续准备陆战。法军未再登陆,用大炮轰击陆上营垒,边击边退,至初十日全数退出口外。

穆图善虽未能阻止法舰出口,但力战坚守长门炮台,抗击入侵法军,时人誉其为福建诸大吏中惟一“有识有勇者”。清廷以功过尚足相抵而免于置议。

光绪十二年(1886年),穆图善被授为钦差大臣,会办东三省练兵事宜。翌年,卒于军。

史籍记载

  • 《清史稿·卷四百五十四·列传二百四十一》[1]

人物专题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