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指名亚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穿山甲指名亚种 |
中文学名:穿山甲指名亚种 拉丁学名:PHOLIDOTA 界:动物界 目:鳞甲目 科:穿山甲科 分布区域:中国台湾 |
穿山甲指名亚种,由Linnaeus命名的穿山甲科动物,命名时间是1758年。 [1]
基本信息
拉丁目名:PHOLIDOTA 拉丁科名:Manidae 中文属名:穿山甲属 拉丁属名:Manis
拉丁种名:pentadactyla 拉丁亚种:pentadactyla 中文名:穿山甲指名亚种
原始文献:
Syst. Nat. 10th ed., 1:36
模式产地:
台湾(Taiwan)
国内分布:
台湾
简介
形态特征
中华穿山甲头体长42~92厘米,尾长28~35厘米,体重2~7千克;吻细长。脑颅大,呈圆锥形。具有一双小眼睛,形体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不同个体体重和身长差异极大。头呈圆锥状,眼小,吻尖。舌长,无齿。耳不发达。足具5趾,并有强爪;前足爪长,尤以中间第3爪特长,后足爪较短小。全身鳞甲如瓦状。鳞片与体轴平行,共15~18列自额顶部至背、四肢外侧、尾背腹面都有。尾上另有纵向鳞片9~10 片。鳞甲从背脊中央向两侧排列,呈纵列状。鳞片呈棕色,腹部的鳞片略软,呈灰白色,老年兽的鳞片边缘橙褐或灰褐色,幼兽尚未角化的鳞片呈黄色。鳞有三种形状:背鳞成阔的菱形,鳞基有纵纹,边缘光滑。纵纹条数不一,随鳞片大小而定。腹侧、前肢近腹部内侧和后肢鳞片成盾状,中央有龙骨状突起,鳞基也有纵纹。尾侧鳞成折合状。鳞片之间杂有硬毛。两颊、眼、耳以及颈腹部、四肢外侧、尾基都生有长的白色和棕黄色稀疏的硬毛。绒毛极少。成体两相邻鳞片基部毛相合,似成束状。雌体有乳头一对。和同属中的其他物种的差别是耳朵露在外面。
中华穿山甲是特化物种、视觉基本退化、尤以嗅觉灵敏。 穿山甲的肝脏不大,肝解毒功能弱,免疫系统弱,属于单室胃,胃中披着角质膜,胃腺部的黏膜处密布许多呈"S"型的皱襞,借吞食时吞进胃中的小砂石将食物磨碎。穿山甲肠管表面平滑,小肠长。
栖息环境
中华穿山甲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生活于各种各样的栖息地,包括热带森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草原和农田。
生活习性
喜炎热,能爬树。能在泥土中挖深2~4米、直径20~30厘米的洞。末端的巢直径约2米。以长舌舐食白蚁、蚁、蜜蜂或其他昆虫。猛兽、猛禽为天敌,偶尔遭家犬袭击。
中华穿山甲过着孤独的生活。虽然它们是高度陆地动物,但它们也完全有能力攀爬树木,还有很好的游泳能力。穿山甲经常缓慢地移动四肢,用自己的指关节,其前爪卷曲在下面,产生一些非常独特的足迹。偶尔,它们可能会抬起后腿,身体更加直立,前肢保持在空中,这也是攻击白蚁巢穴时所采取的姿势。
中华穿山甲长长的爪子挖掘出一个白天睡觉的洞穴,在傍晚则四处去寻找食物。中华穿山甲视力不佳,但不依赖于视觉,而是依靠气味来寻找猎物。它们利用其强大的前爪打破白蚁或蚂蚁巢,然后用它长而粘的舌头将昆虫舀进嘴里。在进食时,穿山甲可以闭合其鼻孔和耳朵,以防止叮咬昆虫蜂拥而生,而厚厚的眼睑可以遮挡眼睛。因为它们缺乏牙齿,所以它们的膳食是在肌肉胃中被磨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