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心莲的鉴别方法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穿心莲的鉴别方法
目录
【鉴定中药材名】
穿心莲
【生境分布】
原产南亚。我国主要栽培于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江苏、浙江、江西、山东、云南、四川等省区也有栽培。
【药材来源鉴定】
本品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一见喜、榄核莲、春莲秋柳。
【药材历史考证】
穿心莲原名春莲秋柳,其始载本草《岭南采药录》云:“草本。同一本有叶两种,春季所发叶似莲叶,秋季所发叶似柳叶。”《泉州本草》名一见喜,对其形态并无叙述,但据民间药名考证,应为本种。
【植物形态鉴定】
一年生草本,高50~100cm,全株味极苦。茎直立,多分枝且对生,四方形绿色,节稍膨大。叶对生,具短柄或近无柄;叶片纸质,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12cm,宽0.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波状,上面光亮,深绿色,背面灰绿色,侧脉3~4对。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淡紫色,二唇形;花萼5深裂,外被腺毛;花冠唇瓣向外反卷,外面有毛,上唇二齿裂,下唇3浅裂,内面有紫色花斑;雄蕊2;子房上位,2室。蒴果线状长圆形,似橄榄核状,长约15mm,2瓣裂。种子多数。花期9~10月,果期10~12月。
【药材性状鉴定】
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50~70cm.节稍膨大;质脆,易折断。单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开后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缘或波状;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光滑。气微,味极苦。 [1]
【药材显微鉴定】
本品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上、下表皮均有含圆形、长椭圆形或棒状钟乳体的晶细胞;并有腺鳞,有时可见菲腺毛。栅栏组织为1~2列细胞,贯穿于主脉上方;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呈凹槽状,木质部上方亦有晶细胞。
叶表面制片:上下表皮均有增大的晶细胞,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直径约至36μ,长约至18μm,较大端有脐样点痕,层纹波状,下表皮气孑L密布,直轴式,副卫细胞大小悬殊,也有不定式。腺鳞头部扁球形,4、6(8)细胞,直径至40μm;柄极短。非腺毛1~4细胞,长约至160μm,基部直径约至40μm,表面有角质纹理。
【药材理化鉴定】
取本品粉末约1g,加乙醇20ml,加热至沸,滤过,滤液加活性炭0.3g,搅拌,滤过。取滤液Iml,加二硝基苯甲酸试液与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鲁混合液1~2滴,即显紫红色;另取滤液1ml,加碱性三硝基苯酚试液1滴,逐渐显棕色;再取滤液1ml制氢氧化钾试液数滴,逐渐显红色,放置后变为黄色。
【采集加工】
秋初茎叶茂盛时采割,晒干。
【饮片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能功用】
苦,寒。归心经、肺经、大肠经、膀胱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顿咳劳嗽,泄泻痢疾,热淋涩痛,痈肿疮疡,毒蛇咬伤。内服:6~9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附注】
置通风干燥处贮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