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国际航空1153号班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突尼斯国际航空1153号班机是突尼斯国营航空突尼斯国际航空(Tuninter)一班由意大利巴里约翰·保罗二世机场(Bari Karol Wojtyła Airport, IATA: BRI, ICAO: LIBD)前往突尼斯杰尔巴-杰尔吉斯机场(Djerba–Zarzis International Airport, IATA: DJE, ICAO: DTTJ)的定期航班[1]。2005年8月6日,一架ATR-72螺旋桨客机执行此航班时因燃料用尽紧急迫降于西西里岛对开海域,结果造成16人死亡。
事故原因
在出事前一天,该架客机于突尼斯做例行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发现油量显示器(Fuel Quantity Indicator,简称FQI)出了故障,在更换有关零件时,将同为ATR生产的客机--ATR42上的油量显示器更换到该肇事客机上使用。虽然ATR42与ATR72有着很多的共通性(ATR72是ATR42的改良及加长型,长度增加4.5米),可是ATR42的FQI并不适合在ATR72上使用。所以当驾驶员第二天从突尼斯前往意大利时,看到FQI显示当时飞机有3,100公斤燃料,其实实际上机上的燃料只有790公斤,误差值接近四倍。但机员以为这趟来回意大利的行程只需再加油465公斤就够了,但补充燃料后却只有1,255公斤燃料,只够单程前往意大利,FQI显示却有3,800公斤。
当飞机抵达意大利,并准备回程时,驾驶员以为只要再加265公斤的燃料就足够,所以在参考了FQI的显示剩余油量后(当时FQI显示还有2,300公斤燃料),只要求补充265公斤燃料,结果,当时飞机只携了570公斤的燃料便起飞,FQI显示却有2,700公斤。
当飞机飞至西西里岛北部,机上两个引擎因油量用尽而停止运作,而机师并未立即调节至最佳飞行状态及持续尝试重启引擎,导致后来飞机高度不足,无法飞至备降机场,机长只能在海上迫降。结果飞机于海上迫降过程中解体,亦由于拯救不及,结果造成16人死亡[2]。
事故之后
2005年9月7日,意大利政府禁止突尼斯国际航空的航班飞越其领空。于是,突尼斯国际航空自行重组为现时的第七航空(Sevenair),并于2007年再度获飞行意大利航线。
视频
突尼斯国际航空1153号班机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客机因没有加油最终迫降海面,突尼斯1153号航班事故,东方资讯,2018-08-04
- ↑ 新闻中的航空器--ATR-72客机 ,搜狐, 201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