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柄黄乳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窝柄黄乳菇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5-19cm,半球形,渐扁平,后呈漏斗形;盖面湿时粘,暗土黄色,常带浅橄榄色,有暗色同心环纹或环纹不明显,有毛状鳞片,中部少或光滑,近边缘呈密丛毛状;盖缘初时内卷,后平展或稍向上翘,有长而密的软毛。菌肉白色,致密,伤后很快变为硫磺色,苦辣。乳汁丰富,白色,很快变为硫磺色。菌褶延生,密,近柄处分叉,初时白色或浅黄色,伤或老后变暗。菌柄长3-4cm,粗1-3cm,湿时粘,等粗,与盖面同色或稍浅,中实,后中空,表面有明显凹窝。孢子球形,直径7-8μm,在Melzer液中镜下可见到刺点;孢子印黄色。囊状体少,圆柱形少,圆柱形,65-70×12μm。[1]
经济用途
味苦辣,据记载有毒,四川群众反映有毒,黑龙江曾发生多人中毒,西藏产区视为毒菌,故不宜采食。该菌子实体含有橡胶物质,有可能利用来合成橡胶。与高山松、云杉、冷杉,落叶松等形成菌根。
窝柄黄乳菇
中文学名:窝柄黄乳菇 拉丁学名:Lactarius scrobiculatus (Scop. : Fr.) Fr.
中文别名:黄乳菇
同物异名:Agaricus violascens Otto,Vers.
分类地位:伞菌目,红菇科,乳菇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5-19cm,半球形,渐扁平,后呈漏斗形;盖面湿时粘,暗土黄色,常带浅橄榄色,有暗色同心环纹或环纹不明显,有毛状鳞片,中部少或光滑,近边缘呈密丛毛状;盖缘初时内卷,后平展或稍向上翘,有长而密的软毛。菌肉白色,致密,伤后很快变为硫磺色,苦辣。乳汁丰富,白色,很快变为硫磺色。菌褶延生,密,近柄处分叉,初时白色或浅黄色,伤或老后变暗。菌柄长3-4cm,粗1-3cm,湿时粘,等粗,与盖面同色或稍浅,中实,后中空,表面有明显凹窝。孢子球形,直径7-8μm,在Melzer液中镜下可见到刺点;孢子印黄色。囊状体少,圆柱形少,圆柱形,65-70×12μm。
生态习性
夏秋季在混交林或针叶林地上成群或分散生长。
分布地区
吉林、黑龙江、江苏、云南、山西、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西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