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立陶宛世界遺產名錄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制订的共有遍及全世界137個國家的812個地點,世界遺產場址其中628個是屬於文化遺產,160個是自然遺產,而另有24個則屬於文化、自然兼具的場址。世界遺產委員會的氣候變遷策略文件中指出:「就自然遺產而論,氣候變遷為大多數生物群落來來的是負面衝擊。」[1]

立陶宛于1992年3月31日接受公约,该国自然和文化遗迹因此有资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截至2020年,该国共有四处遗产入选,均为文化遗产。首先自1994年列入的维尔纽斯历史中心,此后又在2000、2004和2005年各有一项遗产入选[3][4][5]。四项遗产中有半数是跨国遗产项目,分别是与俄罗斯分享的库尔斯沙嘴,及与其他九个国家共同拥有的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2]

世界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十项标准收录世界遗产,入选的每一个必须符合至少一项标准,其中第一(i)至六(vi)项为文化遗产,第七(vii)至十(x)项为自然遗产,同时符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标准的叫复合遗产,顺序按入选年份排列[6]

预备名单

特拉凱歷史國家公園

特拉凯历史国家公园将文化景观与森林、湖泊、冰碛山(在末次冰盛期后形成)和农业地区结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栖息地,是多种稀有动植物的家园。人类早在公元前四千年就开始在此定居,特拉凯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当地建有两座防御堡垒,分别是保存完好的特拉凯城堡特拉凯半岛城堡。特拉凯在15世纪获得马格德堡权利,属于多元文化城市,除立陶宛人外,还有卡拉伊姆人利普卡鞑靼人俄罗斯人犹太人波兰人在此生活。

考那斯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在战间期落入波兰之手,考那斯成为临时首都。首都需要新建大量关键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热潮由此暴发。城市建筑风格融民族传统和外国流入的现代影响为一体,成为当地现代主义建筑的范例。如今,该市拥有六千余幢战间期留存下来的建筑,其中包括耶稣复活教堂立陶宛银行大楼,以及考纳斯驻军官员俱乐部大楼[7]

跨國遺產名單

維爾紐斯歷史中心

维尔纽斯是從十三到十八世纪末立陶宛大公国的政治中心,对许多东欧国家的文化和建筑发展影响深远。历史中心還包含了维尔纽斯城堡建筑群的三座城堡,其中第一座是在公元一千年左右建立,还有中世纪城墙围成的区域,街道规划从原有的城堡开始呈放射状展开。虽然遭到入侵和破坏,但当地依然保有大量哥特式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建筑。历史遗迹包括主教座堂广场维尔纽斯市政厅维尔纽斯大学建筑群。 和古典的建筑及其中世纪的布局和自然景致。

庫爾斯沙嘴

库尔斯沙嘴是长度98公里,宽度0.4至4公里的沙丘半岛,将庫爾斯潟湖波罗的海分离,自史前时代就开始有人类定居。十七至十八世纪時滥砍滥伐导致沙丘朝泻湖迁移,历史最悠久的定居点被埋水下。自19世纪起,当地通过持续不断的各种造林固沙工程保护沙丘并持续至今。斗转星移,而部分古老的渔村变成了旅游胜地,建立灯塔、码头、教堂和别墅。这里还是研究沙地动植物群的重要场所,而且地处鸟类迁移路线。沙嘴北部属立陶宛领土,南部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境内。

克拿維考古遺址(克拿維文化保護區)

柯納維考古遺蹟位於東立陶宛,靠近首都維爾紐斯。遺蹟包括了未設防的居住地、墓地以及其他考古遺蹟。整個遺蹟的時間跨越了舊石器時代晚期一直到了中世紀。遺蹟還保留了古代土地使用的痕跡,還有五個山上堡壘的殘留部分。在中世紀,柯納維曾是一個重要的城鎮。

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線

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是一个三角测量链,北起挪威哈默菲斯特(Hammerfest),南至黑海,弧线穿越十个国家,长2820公里。弧线是由天文学家弗里德理西·格奥尔格·威廉·斯特鲁维(Friedrich Georg Wilhelm Struve)從1816年-1855年期间进行测量的测量点,代表着人类首次对子午线长短的精确测量。而这一测量帮助人类掌握了地球的确切大小和形状,是地球科学和地形绘图学发展中最重要的一步。这个弧线不仅是多国科学家通力合作的一个特例,也是多国君主为科学事业联袂协作的一个特例。原始弧线包含258个主要三角形和265个测量站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弧有34个原始测量站点,带有各种不同标记,如岩石钻孔、铁十字、堆石标或方尖石碑。

參考文獻

  1.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8). 
  2. 2.0 2.1 Lithuani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3. Jurgita Laurinėnaitė-Šimelevičienė. Lithuania |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s to visit in Lithuania. lietuva.lt. 2019-06-19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4. Gregory Sousa.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Lithuania. WorldAtlas. 2017-04-25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0). 
  5. Augustinas Žemaitis. UNESCO sites in Lithuania « True Lithuania. www.truelithuania.com. [2020-07-27]. 
  6.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0-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2). 
  7. Kaunas 1919–1939: The Capital Inspired by the Modern Movement.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0-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