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 沈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童趣是一篇帶有抒情性的回憶錄和記敘性的散文。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段為第一部分,總寫童年視覺敏銳,喜歡細緻地觀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樂趣;第二段至篇末為第二部分,具體寫童年觀察景物的奇趣。
原文
沈復〔清代〕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譯文
我回想小的時候,能夠張大眼睛對着太陽,能看清最細微的東西。我看見細小的東西,一定會去仔細地觀察它的紋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天蚊子的叫聲像打雷一樣,我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心裡這麼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仙鶴了;我抬着頭看它們,脖頸都為此而變得僵硬了。我又將幾隻蚊子留在素帳中,用煙慢慢地噴過去,讓它們在煙霧中飛着叫着,我把它當做一幅青雲白鶴的景觀,果然就像鶴唳雲端一樣,我為這景象高興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台相平,聚精會神地觀察,把草叢當做樹林,把蟲子、螞蟻當做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做山丘,凹陷的部分當做山谷,全神貫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悅自覺是一種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隻小蟲在草間相鬥,蹲下來觀察它們,興趣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的傢伙,掀翻山壓倒樹而來了,原來是一隻癩蛤蟆,舌頭一吐,兩隻蟲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情安定下來,捉住癩蛤蟆,鞭打了幾十下,把它驅趕到別的院子裡去了。
賞析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段為第一部分,總寫童年視覺敏銳,喜歡細緻地觀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樂趣。第二段至篇末為第二部分,具體寫童年觀察景物的奇趣。這篇散文表現了作者兒時富於想象、幻想的一段趣事,文字樸素自然,情感真摯,語言生動。
第一部分(第1段),總寫童年視覺敏銳,喜歡細緻地觀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樂趣。「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既反映小孩子視覺敏銳,又表現出孩子的稚氣、天真。「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說明作者小時候善於細緻地觀察細小事物,看到細微的事物中那些別人所不能看到的妙處,產生超然物外的樂趣。
第二部分(第2段至篇末),具體寫童年觀察景物的奇趣。
先寫夏天觀察蚊飛的樂趣。「夏蚊成雷」是誇張又是比喻,這裡則是「我」從蚊群嗡嗡的聲音與悶雷聲相似的特點聯想到雷聲。而把蚊比作鶴,也是蚊子的體形、長足與鶴相像,這是孩子們的聯想。這些聯想不但照應了第一部分的「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同時也為下文作了鋪墊。「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心裡這樣想,眼前就果然出現了群鶴飛舞的景觀。這是在前文聯想基礎上的想象,這正是「物外之趣」。而「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又是「我」創造性的聯想和想象,進一步體現了物外之趣。同時也反映了「我」的知識豐富,但活動範圍狹小,沒有機會和條件接觸「青雲白鶴」的實景,靠着豐富的想像仍然可以領略到書本上圖畫上所描繪的「青雲白鶴」的實景。再寫「我」觀察土牆、花台和小蟲爭鬥的樂趣。這裡寫「我」觀察花台草木,「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神遊其中,仍是表現「物外之趣」的。而觀蟲斗、驅蝦蟆的故事,不但緊扣「趣」字,說明「我」觀察入神,而且還能表現「我」的真正可愛,天真無邪。
簡介
《浮生六記》是他的一部自傳體作品,書共六篇,卷一 《閨房記樂》 卷二 《閒情記趣》 卷三 《坎坷記愁》 卷四 《浪遊記快》 卷五 《中山記歷》 卷六 《養生記道》.故名「六記」。今已佚其二,書中記閨房之樂,見琴瑟相和、繾綣情深;記閒情雅趣,見貧士心性、喜惡愛憎;記人生坎坷,見困頓離合、人情世態;記各地浪遊,見山水名勝、奇聞趣觀。中國現代文學大師林語堂曾將《浮生六記》翻譯成英文介紹到美國,也得到如俞平伯等名家的讚譽。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韜曾為此書作跋,稱讚此書「筆墨之間,纏綿哀感,一往情深。」《浮生六記》以及別的書正是採用「前序後跋」的手法。
一種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過想象和聯想,會變得美麗而又奇特。童趣, 即兒童的情趣。 本文選自《浮生六記·閒情記趣》卷六第二章。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敘事散文。圍繞的是「物外之趣」。
其主要特點就是天真爛漫,純潔無邪,活潑可愛,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兒童一般都是有童趣的,隨着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深厚,人變成熟、穩重了,也有城府、有心計了,童趣也就蕩然無存了。所以,童趣也是兒童最可寶貴的財富。
一種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過想象和聯想,會變成美麗而又奇特的東西,《童趣》告訴我們要善於觀察,並要善於想象,善于思考,讓童年的樂趣,重返其中。同時,要熱愛大自然,善於發現大自然中的美。
創作背景
嘉慶十三年(1808年)沈復隨翰林院編修齊鯤出使琉球,參加冊封琉球國王的盛典,十月間歸國。在此期間,創作了《浮生六記》,《童趣》就是卷二《閒情記趣》中的一篇。
簡析
《童趣》是一篇帶有抒情性的回憶錄和記敘性的散文。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段為第一部分,總寫童年視覺敏銳,喜歡細緻地觀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樂趣;第二段至篇末為第二部分,具體寫童年觀察景物的奇趣。這篇散文敘寫了作者兒時富於想象、幻想的一段趣事,文字樸素自然,情感真摯,語言生動。
沈復
沈復(1763年—1832年),字三白,號梅逸,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清代傑出的文學家。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出生於姑蘇城南滄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十九歲入幕,此後四十餘年流轉於全國各地。後到蘇州從事酒業。他與妻子陳芸感情甚好,因遭家庭變故,夫妻曾旅居外地,歷經坎坷。妻子死後,他去四川充當幕僚,此後情況不明。著有自傳體作品《浮生六記》六卷(後佚兩卷),影響甚大。1936年,林語堂曾將這部作品譯成英文在國外出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