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道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童道明,男,1937年生,江蘇省張家港市人,中共黨員,中國著名翻譯家、戲劇評論家;1956年赴原蘇聯留學,1960年肄業於莫斯科大學文學系語言文學專業;1963年後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曾擔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為我國文學界、戲劇界撰寫、翻譯了眾多有價值的理論著作和戲劇劇本,著有論文集《他山集》,專著《戲劇筆記》,隨筆、散文集《惜別櫻桃園》等,並另有多種譯著。[1]
人物簡歷
- 童道明,中國著名戲劇評論家及俄羅斯文學翻譯家,1937年生於江蘇省江陰縣楊舍鎮(今張家港市) 。
- 在家鄉小學畢業後,童道明先後就讀於長春市四中、江蘇省梁豐中學、江蘇省立豐中學、南箐中學與北京市第五中學。
- 1956年前往原蘇聯留學,1960年肄業於莫斯科大學文學系語言文學專業,在校期間因寫作學年論文《論契訶夫戲劇的現實注意象徵》受到導師賞識,自己的學術興趣也轉向戲劇文學;1962年在《文匯報》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關於布萊希特戲劇理論的幾點認識》 。
- 1963年後開始在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等職,是中國作家協會、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
- 1978年後開始發表戲劇、文學與電影、電視方面的評論文章,他的戲劇評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是非談》、《梅耶荷德的貢獻》等,受到了戲劇界的廣泛關注。
- 1996年起嘗試劇本創作,2009年發表並上演《賽納河少女的面模》,這是一部通過紀念學者、詩人馮至,表現經歷特定歷史時期後中國優秀知識分子生命風光的作品 。
- 童道明先生還是中國戲劇界公認的契訶夫研究專家,其劇作力圖表現契訶夫、曹禺兩位戲劇大師的戲劇精神,以「傳承人文精神和悲憫情懷」為特色,在當前戲劇創作中別具一格。
與戲劇結緣
上世紀五十年代,留蘇預備生童道明原本是要去學理工科,陰差陽錯讀了文學。在莫斯科大學留學期間,他因暑假回國而錯過選課,不得已選擇了年輕講師拉克申的「契訶夫戲劇」。這兩個偶然事件令他此生與戲劇結緣。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後,在研究俄羅斯戲劇的同時,他也涉足戲劇評論,成為頗具影響力的劇評家。童道明的身份很多,如:翻譯家、評論家、理論家,可到了70多歲時身份又變成了劇作家,還因此在75歲時獲得了人生中第一座獎盃——話劇金獅獎的編劇獎,他稱自己是「劇本新秀」。雖然到了75歲的年紀,但他身上仍然洋溢着青春浪漫的氣息。[2]
戲劇創作
童道明在58歲時完成第一部劇本《我是海鷗》,72歲完成第二部劇本《塞納河少女的面模》,……78歲完成第十部劇本《神聖的戰爭》。[3]
童道明退休前在中國社科院外文所工作。從大學三年級開始,他研究了一輩子契訶夫,最敬重的作家也是契訶夫。1996年是契訶夫名作《海鷗》誕生100周年紀念,58歲的童道明在家悄悄寫了一部悲劇《我是海鷗》。
2005年,恰逢詩人馮至誕辰100周年紀念。童道明一直敬重這位社科院外文所的前輩,於是便以馮至為主人公開始了劇本創作。2009年,季羨林去世,童道明又將原劇本馮至與季羨林對話的一場戲加以擴展,最終形成了《塞納河少女的面模》,可已是他72歲了。這也是童道明戲劇作品中,第一部被搬上舞台的作品。[4]
文學成就
- 論文集:《他山集》、專著《戲劇筆記》、《我愛這片天空(契訶夫評傳)》
- 散文、隨筆集:《惜別櫻桃園》、《俄羅斯回聲》、《閱讀俄羅斯》、《潘家園隨筆》
- 影視劇評論集:《文化的魅力》(與蔡驤、余倩合著)、《我知道光在哪裡》(與濮存昕合著)
- 主編:《現代西方藝術美學文選·戲劇卷》、《世界經典戲劇全集》(20卷) 、《百年契訶夫》
- 譯著:《梅耶荷德談話錄》、《海鷗》、《萬尼亞舅舅》、《櫻桃園》、《普拉東諾夫》 等。
- 《可愛的契訶夫》(副標題:契訶夫書信賞讀),2015年1月商務印書館出版。
作品目錄
相關視頻
1.張家港驕子童道明
2.童道明先生髮言
3.喀秋莎童道明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