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红指甲(秦月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端午节的红指甲》是中国当代作家秦月双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端午节的红指甲
端午节作为中国最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民俗生活中,我们的古人,我们过去的年代,都不断地增加端午节的内容和习俗活动,不断地把他们的信仰、理想和生活习惯融会到节日中。就这样,无数代人的期盼,无数代人的生活、言行组成了丰富节日的内涵,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奉献了一道风味淳厚的文化正餐。
家乡敦煌也不例外。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要挂上新采的艾草,吃粽子,赛龙舟,唱大戏;给小孩子绑五彩花绳,爱美的女孩子都要用海娜花包红指甲。
在哪个缺吃少穿的贫穷年代里,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生活用品极为匮乏。连女孩子包红指甲所用的材料也很稀缺。只有大自然的馈赠是丰富无穷的,可以任人采撷。
每年的端午节,是母亲最忙碌的一天。她会在生产队繁忙的劳动后,挤时间给我门捞油饼,做粽糕、搓花绳。那时,不管生产队收工时间有多晚、强力劳动后的身体有多累,她都不会忘记给自己心爱的小女儿包红指甲。
她先是从自家的自留地里采一束海娜花,用碗捣碎,再去村子里的大妈或大婶家要一小块白矾用擀面杖擀细,然后搓两根细麻绳,揉两团小棉花团,剪两块旧布头做包手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母亲就带我去房前屋后的田野里采摘苍耳叶和葵花叶。
母亲说;“指甲上放上白矾,放上海娜花,再包上苍耳叶,包出来的指甲就会红得发亮,漂亮好看”。
儿时的记忆中,家乡的田野真是太美了!绿色的田埂间,到处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有粉白色的打碗花,紫色的马齿觅,黄色的蒲公英,白色的拉拉姜;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母亲一边寻找、采集着又大又圆的苍耳叶和葵花叶子,一边给我讲马齿觅、蒲公英治病的作用,有时,还教我用冰草苔子编制小篮子、小狗、小椅子和小房子。
每当此时,我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跟在母亲身后,在家乡田野的美丽花丛中歌唱、跳跃、飞舞。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我童年的温暖阳光和无限趣乐。
回家后,母亲就让我把手洗干净趴在炕上,开始包红指甲。她先让我握住小手,在我的手心里塞上事先团好的棉花团;再在我的每个指甲上和手掌上抹点清油,均匀地撒上白矾,放上捣碎的海娜花;然后用苍耳叶、葵花叶和布片一层层包裹好,最后,再用搓好的麻绳缠绕捆绑。
这样,盼望已久的红指甲就包好了!此时,我的一双小手会变得像两个大铁锤一样笨重。就连晚上起夜,也需要母亲帮忙才行。每当包完手后,母亲都会这样嘱咐我:一定要小心地把两只手放在耳边,即使肿胀、难受也要坚持不要乱动!如果海娜花蹭掉了,指甲就不红了!
为了让自己的指甲变红,我会极力地控制自己难受的情绪,小心翼翼地放好两只小手。为此常常兴奋地整夜睡不着觉。
幼小的心,急切地盼望:天,早点亮!
因为,天亮了,就是盼望已久的端午节!就可以吃到母亲亲手制作的香甜粽子;就可以听父亲讲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就可以让母亲在脖子上、手腕绑上花绳,去村子里的小姐妹面前炫耀闪亮的红指甲......[1]
作者简介
秦月双,甘肃省敦煌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