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端木露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端木露西
出生 1912
国籍 中国
籍贯 江苏省苏州市
民族
母校 光华大学
职业 作家、教育家

端木露西(1912年-1998年),女,本名端木新民,笔名端木露西露西路茜等,江苏苏州人,早年先后在苏州振华女中、惠灵女中学习,后入天津中西女中、南开大学预科,考入光华大学,1934年与储安平结婚,1935年任《中央日报》副刊《妇女周报》主编;1936年赴英国留学,抗战爆发后回国,在《中央日报》任职,1940年入湖南省安化县国立蓝田师范学院附中担任教师,出版《露西散文集》,抗战胜利后,与储安平离婚,先后任教于扶轮中学、敬业中学,此后长期在上海从事中学教育,后与孙西岩结婚,1964年退休,1998年因病去世,享年86岁。

端木露西是一位散文家、女权主义者,可惜一生留下的作品不多,以至名随身去,只有打上“储安平前妻”的标签,才被后人提及。[1]

人物生平

早年

端木露西(1912-1998),又名端木新民,笔名端木露西、露西、路茜等。

生于苏州一大户人家,曾就读于苏州振华女中、惠灵女中。其父亲做过天津电报局局长 。后她随家去天津,进入天津中西女中、南开大学预科,未及毕业,又随父母转到上海,考入光华大学。

读书时的端木露西就表现出了自强不息和独立自主的性格,她在一篇文章里记述了在南开的学习生活,"我们每一个人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书本占有去了,没有什么人可以清闲下来。每一次的小考都不放松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靠自己"。

结婚

光华大学,端木露西遇到了储安平,他们相识并相恋。《储安平与"党天下"》一书中描述端木露西对储安平的感情:"她是低他两班的同学,对优美的文字与情调抱着一种只有那个年龄和那种时代的女孩子才会有的倾心之爱。"1934年,端木露西与储安平结婚。

储安平和端木露西两人自由恋爱而结成连理,当年的储安平经济并不富裕,作为"富家女"的端木露西选择与储安平结婚也是她对自由独立新思想的一种"实践"。

储安平认为,端木对爱情有着一种较高的要求,要求恋爱稳定或结婚后仍要保持初恋时的新鲜,要求对她时刻关注,这是不合常理的。在他看来,现实的恋爱应该是:双方都接受爱情会逐渐趋于平淡的事实,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接受恋爱或婚姻必将归于平凡之境。储安平对端木的失落感的建议是:"我们一方面在结婚前不要对于结婚后的生活作过度的梦想,一方面在结了婚以后,明白婚姻生活本来就不过如此,不再另有其它梦想,则必能安于此种良久的常态生活,而不致有幻灭之苦。"尽管两人对婚恋的理解颇有分歧,但端木最后还是接受了储安平。

储安平大学毕业后在《中央日报》任编辑,1935年4月24日《中央日报》副刊的《妇女周报》创办,端木露西(笔名路茜)任主编。

留学

这期间,端木露西生活在南京。《妇女周报》共出94期,1936年底,端木露西因追随储安平到英国留学,遂辞去了主编一职。1937年2月3日《妇女周刊》改为《妇女与家庭》,由张允和任主编。

在英国留学期间,端木露西学的是教育学,而储安平比端木早一年到英国。端木曾对儿子望华说:"你父亲当初的英文还不如我,我比他好。但到了英国,我发现他的英文一下子好起来,连英国议会的激烈辩论都听得懂。"端木露西写过一篇散文《两地雾》中提到了她和储安平在雾都伦敦生活的片段:一天傍晚,端木从学校回到家里,"房东太太为我开门时很抱歉地说我不该在这样黑天黑地的大雾回来。×(指储安平)躺在沙发上沉思。满屋荡漾着烟雾,不知是房间腾在云雾里,还是云朵隐藏在人世?我孩气似的感到非常有趣"。可以看出,当时两人的感情还是不错的。

归国

1938年,储安平和端木露西因抗战,学业未完即归国,回到重庆。二人一起又在《中央日报》工作。

《中央日报》是国民党机关报,于1928年在上海创办,1929年迁至南京,1938年在重庆复刊。从1932年5月到1940年10月,中央日报社长由程沧波担任。

1940年端木露西和程沧波之间发生了一段感情风波,据报人陆铿回忆"程主《中央日报》8年,直至1940年秋桃色事件下台。自古才子爱佳人,原来,储安平在程领导下任《中央日报》编辑部主任,其妻女作家端木露西,不仅人长得漂亮,文章写得好,程为之动心,乃趁储安平赴英学习机会,穷追而得手。储得知此事,在其乡前辈吴敬恒(稚晖)先生面前告了程沧波一状。吴言于蒋介石,蒋把程喊去骂了一通。中央日报社长势难继续当下去,乃呈请辞职。于右任先生爱才,且认为'风流无罪',随把程沧波叫到监察院任秘书长"。关于这件事,储安平的同乡徐铸成也曾写道"(储安平)主编南京《中央日报》副刊。当他孜孜埋头编报时,那位社长程先生却天天陪着这位'校花'去跳舞"。这段感情风波使端木露西和储安平之间的夫妻关系出现了裂痕。

1940年7月6日端木露西在重庆《大公报》发表《蔚蓝中一点暗淡》 ,在这篇文章里,她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五四模式"的妇女解放运动进行了大胆的反思和批评,认为五四运动所产生的这种影响并没有给妇女运动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妇女在社会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独立,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当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引发了一场关于妇女是否回家的激烈讨论。

1940年11月,储安平被聘为国立蓝田师范学院教授,端木露西和储安平一起来到湖南安化县,她在蓝田师范学院附中教书。在那里,二人开办了一家出版社,名叫袖珍书店。

1943年5月,储安平主编《袖珍综合文库》丛书出版,收录了端木露西的《海外小笺》。该书出版时他们还没有脱离夫妻关系。

1944年9月《露西散文集》于湖南蓝田编就,1945年由商务印书馆在重庆出版,共收集散文十三篇。《露西散文集》写有"自序",序中端木露西称自己从不妄想踏进文艺之门,而是因为一位很好的朋友常常让她写一点什么,"我今天毅然将这个集子整理出来也是为了纪念我与这个人十年的情谊,一段的梦境。"这个人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储安平。她坦然承认:"一个人有时需要'物质'来解决一些苦难的问题,其重要和急迫远超过于一个谨慎和声誉。自然,这种措置无疑的是一种不幸。"用"物质"来解决苦难的问题而带来的不幸究竟是指什么,如今我们已经很难理解了。

端木露西与储安平于1944年离异,主要可能是由于个性差异太大,离异后,端木负担望英、望德;望瑞、望华归储安平。

晚年

1945年,端木露西在重庆扶轮中学任教;第二年,回到上海,到上海市敬业中学继续任教,此后她长期在上海从事中学教育工作。

后来,她与上海水产学院教地理课的孙西岩先生结婚,住在陕西南路陕南村公寓里。

端木露西也是一位深受学生敬爱的优秀教师。一位端木露西的学生曾这样回忆她:端木气质好,谈吐又有修养。她兼高二两个班的英语课,教课中语音纯正,朗读课文神采飞扬。作为班主任,她很关心学生,还善于与人交流。她为人正直,痛恨时弊,富于正义感和同情心,所以很快就赢得同学们的好感。学生们去看望端木露西,她常在附近饭店预订座位款待他们。

1964年端木露西因病提前退休。由于端木露西一直是直言不讳的性格,上世纪60年代后期她也曾遭受过打击。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学生再去看望她时,端木露西已失去往日的容光与风采,体弱多病,十分憔悴。晚年,端木露西对自己的老伴一直悉心照顾、体贴入微,丈夫去世后,她仍在陕南村的寓所里一个人生活,直到1998年辞世。

人物评价

戴晴在《储安平与"党天下"》中称端木露西是一位"美貌的富家女";不仅如此,学生时代的端木露西也十分优秀。

其子储望华回忆她"在苏州读中学时演过话剧,她演女主角,而男主角就是蒋纬国,可以想见母亲那时候也是颇为出色的"。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