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竹叶马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竹叶马豆
竹叶马豆[1]原图链接

中文学名: 竹叶马豆
别   称:铁马豆
界: 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豆科
属:山黧豆属
种: 五脉叶香豌豆
采收时间:春、夏季

竹叶马豆,中药名。为豆科植物五脉叶香豌豆Lathyrus quinquenervius (Miq.)Litv. ex Kon. et Alisov.的全草。分布于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疮、癣、癞、疥,小儿麻疹后余毒未尽。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凉。

归经

归肺经。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用于疮、癣、癞、疥,小儿麻疹后余毒未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采集加工

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茎纤细,无毛,羽状复叶,小叶1-3对,叶轴先端成2歧卷须;叶片皱缩,小叶展平后呈线状披针形,长2.4-4cm,宽1.5-4.5mm,先端具小突尖,基部楔形,全缘,上下表面叶脉明显凸出。有的可见总状花序,腋生,花暗紫红色。荚果圆柱形,无毛。味苦、凉。


药理作用

竹叶马豆,日本名连理草,曾报道其煎剂口服,在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有降血糖作用,其有效成分是草酸,但动物试验不能证实此说 印度产草香豌豆中含一种神经毒性的成分,如以50%的豆粉喂饲动物,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维生素B不能阻止)、脱发、皮炎乃至局部溃疡、幼年动物停止生长等。 如先加过量水煮沸,除去液体,再自然干燥,磨粉制饼,则可供食用,且有一定的营养价值[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不增粗,横走。茎通常直立,单一,高20-50厘米,具棱及翅,有毛,后渐脱落。偶数羽状复叶,叶轴末端具不分枝的卷须,下部叶的卷须短,成针刺状;托叶披针形到线形,长7-23毫米,宽0.2-2毫米;叶具小叶1-2(-3)对;小叶质坚硬,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5-80毫米,宽5-8毫米,先端渐尖,具细尖,基部楔形,两面被短柔毛,上面稀疏,老时毛渐脱落,具5条平行脉,两面明显凸出。总状花序腋生,具5-8朵花。花梗长3-5毫米;萼钟状,被短柔毛,最下一萼齿约与萼筒等长;花紫蓝色或紫色,长(12)15-20毫米;旗瓣近圆形,先端微缺,瓣柄与瓣片约等长,翼瓣狭倒卵形,与旗瓣等长或稍短,具耳及线形瓣柄,龙骨瓣卵形,具耳及线形瓣柄;子房密被柔毛。荚果线形,长3-5厘米,宽4-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9月[2]

生长环境

生于田边、路旁草丛中。分布于云南等地。

参考资料

  1. 竹叶马豆药理作用,中医世家
  2. 竹叶马豆形态特征,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