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园涌抗日游击队旧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竹园涌抗日游击队旧址

在新塘竹园村里,有一幢两进的大房子,一棵被当地人称为“富贵子树”的大树长在房子的中央,这就是增城竹园涌抗日游击队旧址.游击队旧址所在的房子,原是村子里的书院,大概150平方米,至今有200多年时间.当年,房子一带是田地,这里曾经是抗日游击队来来往往的落脚之地,阮海天也曾在这里住过.大房子的旁边是当年游击队旧址的厨房,厨房门上是个小“平台”,因为位置比较高,当年的抗日游击队,就把它当做哨台,哨兵站在上面为游击队放哨,观察日军的动向.增城话中有这样一句顺口溜:“有女要嫁竹园涌,鲜鱼鲜肉鲜虾公,三月红荔枝大大倾”,说的是增城竹园村的荔枝特别有名,特别好.然而,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这个以荔枝闻名的村子一带,抗战时期曾活跃着一支抗日游击队队伍,也就是由本村的阮海天参与领导的竹园涌抗日游击队。

竹园村一带向来是军事要地.在这附近,陆路有广州通往粤东的公路干道和广州通往香港的广九铁路,水路则沿东江河道可达惠州,广州甚至香港,这就成为广州东部交通的咽喉地带,军事上则是攻守广州的必争之地.日军侵略华南,在大亚湾登陆后,分兵把守铁路,公路,沿线据点林立,所以,这一带也成为抗日人民武装敌后游击战争的重要所在.为了打击日军,阮海天等在广九铁路沿线的仙村,雅瑶(即竹园村一带)用“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的名义,分别成立了仙村大队,雅瑶大队;后来,又在两个大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增城第三区常备队及雅瑶常备队,这是中共在增龙地区组织和领导的第一支正式武装队伍,也就是竹园涌抗日游击队的主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