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竹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竹石》
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的七言绝句

《竹石》是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郑燮的七言绝句。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

郑燮又名郑板桥幼年家贫,丧母,赖乳母教养,并随其父学画,早年便在扬州以卖画为生,经常过着“爨下荒凉告绝薪,门前剥啄来催债”的困窘(jiǒng)生活。后由朋友资助,才得到读书机会,并应科举而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做官期间,鞭挞奸吏,力争赈济,后被诬告罢官。在他离职时,只有三头毛驴,一是他自己乘坐,二是驮他的书籍、阮琴,另是他仆人乘的。可谓“两袖清风”“一官归去来”。这首诗正是他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写照。[2]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竹石》[1]

作品出处;板桥诗钞

文学体裁;七绝

作者;郑燮[2]

创作年代;清

作品原文

竹 石①

咬定②青山不放松,

立根③原④在破岩⑤中。

千磨⑥万击⑦还⑧坚劲,

任⑨尔⑩东西南北风。

语句注释

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郑燮,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来,原本,原来。

⑤破岩:破裂的岩石。

⑥磨: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打击。

⑧还:仍然

⑨任:任凭。

⑩尔:你。

译文

竹子把根深深地扎进青山里,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你是吹来酷暑的东南风,还是吹来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同以前一样依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

作品鉴赏

艺术特色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坚韧不拔的品质 。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姿态,从来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品质。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雪雨霜的击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的顽强。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赏析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3]

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至真州之江村设塾教书。

郑板桥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世醒民。[4]

郑板桥无官一身轻,再回到扬州卖字画,身价已与前大不相同,求之者多,收入颇有可观。但他最厌恶那些附儒风雅的暴发户,就像扬州一些脑满肠肥的盐商之类,纵出高价,他也不加理会。高兴时马上动笔,不高兴时,不允还要骂人。他这种怪脾气,自难为世俗所理解。有一次为朋友作画时,他特地题字以作坦率的自供: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视频

竹石 背诵

郑燮:竹石(蒙曼·学习强国)

参考资料

  1. 《竹石》朗读 古典诗文名篇诗意赏析朗读系统,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8日 14:28
  2. 齐白石传人、少白公子-汤发周趣谈:郑板桥、齐白石润格趣事几则 新浪网,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8日 14:28
  3. 郑板桥简介 古诗文网
  4. 扬州八大怪之一郑燮郑板桥纪念馆,曾任范县县令 腾讯视频,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