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笔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笔谈(假名:ひつだん;谚文:필담),是指汉字文化圈地域内不同语言知识分子相互交流的方法之一.主要使用汉字以及文言文(汉文)的交流方式.这种方法的交流在近代以前尤为普遍,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者常和朝鲜通信使用汉字笔谈的方式来争论儒学问题,来自安南(越南)的使节与朝鲜使节互赠汉诗。 相对于对话交谈而言,其传达讯息的速度及效率相对较慢,但精确度则较高。概述图为越南人与琉球人的笔谈。[1]

基本解释

1. [conversation by writing]∶用文字交换意见或发表见解。

2. [sketches and notes]∶ 随笔记录的著作(多用于书名)。 《梦溪笔谈》

3.《笔谈》为《梦溪笔谈》的一部分,《笔谈》二十六卷,分为十七门,依次为“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机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

刊物名

1941年9月至12月,茅盾在香港主编的半月刊《笔谈》,这是一本杂文刊物,执笔者多为文化界著名人士,如柳亚子、茅盾、郭沫若、胡风、叶以群等,共出7期。

引证解释

1、笔记类著作体裁之一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自序》:“予退处林下,深居绝过从,思平日与客言者,时纪一事于笔,则若有所晤言,萧然移日,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谓之笔谈。”

2、谓书面谈话 清 王韬瓮牖馀谈·新金山少水》:“﹝日本官商﹞遍游内地,与名公卿大夫交,笔谈往复。”《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如今我们拿分纸墨笔砚来,大家作个笔谈。” 柳亚子 《八日迭和左海少年四绝句》:“王孙天国喜能谙,豹隐鸿冥阻笔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