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第一次做汤圆(汪万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一次做汤圆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

《第一次做汤圆》中国当代作家汪万英的散文。

作品欣赏

第一次做汤圆

先生的生日。早上起床我问他想要什么礼物?先生笑着说,你给我煮一碗大汤圆吧。“啊?!”我的嘴巴惊成了“O”型。

煮一顿汤圆,对很多人来说再简单不过,但对我而言,确实有难度。我可是一直被先生惯着几乎没做过饭,且因为先生说的不是超市里卖的那种现成的汤圆,而是用昨天才去磨的,还得手工搓成一个个圆圆的包馅的大汤圆。先生从没提过要求,我哪好意思拒绝呢?人生总有第一次,硬着头皮上吧。

我赶紧洗手,从布袋边缘抓了一块湿面团,感觉有点硬就放弃了;再从中间抓了一块,软软的,我想这个应该可以了。我把面团放在砧板上轻轻揉了几下,面团越来越稀,揪一小团放在手掌心搓,面团很快变长并往下掉,哎呀不好,面团变成面糊了。

“我的个傻妹妹哟!你肯定取的是中间的哈,太湿了,怎么做大汤圆呢?要取边上较干的呀。”先生不知何时已洗手擦干,站在我身旁冲我笑呢。“快去把手洗了,还是我来吧。”他说完就熟练地取出不干不湿的面团揉搓起来。

我有些不服气,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小时候我见过父母做大汤圆的呢。我拿起先生揉好的一个小面团,学着先生的样子,左手托面,右手拇指插入面团,其余四指辅助边捏边旋转,在面团中间捏出一个大空洞,用勺子舀入少许蜜馅,再把四周围拢捏合,双手掌心相扣轻轻揉搓。谁知一搓就破了,重新合拢再搓又破了,反复三四次,才勉强搓圆,汤圆已是“伤痕累累”。先生笑着说,面团要捏得厚薄适中,太薄了容易破,太厚装不了多少馅不好吃。说话间,先生把其余的汤圆都做好了。

看我难为情的样子,先生笑着调侃:“汤圆好吃不好做呀!你还记得那年春节,邻家大娘初一天在院坝哭闹吗?”怎么不记得呢?那天我们端着父母煮好的大汤圆刚迈出门槛,就看见邻家大娘坐在院坝哭诉:天没亮她就起来烧水揉面搓汤圆,煮了一百多个,没想到吃的时候大家都不管她,把汤圆全部吃光了……我当时哭笑不得,不就是没吃到汤圆吗,重新煮一锅就好了呀,至于到院坝哭闹吗?几十年后的今天,我突然明白了,大娘之所以哭,可能是觉得家人不记得她的辛苦,吃的时候竟忘了她,还可能因为是大年初一,吃汤圆意味着团团圆圆万事圆满,她没吃到汤圆这一年就不圆满了嘛。

汤圆沸水下锅,水温立即降下来,不久又沸腾起来,我赶紧舀了一瓢冷水要往里加,被先生眼神制止了。我奇怪地问,小时候见妈妈煮汤圆都要加三次冷水才熟呢。先生说,小时候物质匮乏糯米少,汤圆面通常是糯米和籼米或者玉米混合磨成的,煮的时候受热不均不容易熟,因此要加几次冷水。现在做的汤圆,要么是纯糯米,要么是糯米和籼米、玉米按恰当比例磨成的,受热均匀容易熟,因此不需要加冷水。即使加冷水,也要少加一点,压得住沸水就行。啊,煮个汤圆还有这么多学问呀?

明天早上,我一定认真为先生重做一次汤圆,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三次,我相信总是能够学会做汤圆的。除了做汤圆,我是不是应该为先生分担一些家务,学会做早餐、午餐,还有晚餐呢?我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姐姐,是不是该降落凡尘了? [1]

作者简介

汪万英,重庆市石柱县西沱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