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第三剂已经是极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三剂已经是极限?

台湾防疫政策,公布将在明年一月进行“第三剂”疫苗施打。估计至1月底将有768万人符合施打资格。

随著桃机群聚案风暴扩大,且多数确诊者为施打两剂的“突破性感染”,指挥中心7日宣布,所有18岁以上民众都应接种追加剂疫苗。

所谓追加剂,即俗称的“第三剂”。接种第三剂,原因在于在接种完整两剂疫苗后,疫苗保护力仍然会随时间递减,所以追加施打第三剂疫苗,是近期各国应变的方式。

不少国家更是考虑施打第四剂(第二剂追加剂),以色列则是再度领先全球,率先让60岁以上长者施打第四剂。[1]

没有必要冒风险施打“第三剂”

全球已经有很多専家公开反对“第三剂”施打。其中最严重的警告是,反复刺激人体防御力可能产生“免疫衰竭”(immune exhaustion)现象,“不断试著增强免疫反应显然存在一些风险,如果我们进入每6个月就追打疫苗的循环,很可能对我们不利。”[2]

华盛顿大学免疫学家珮珀(Marion Pepper)表示,“我认为打第三剂的免疫力虽然会上升,然后也会再次下降。”她质疑施打第3剂的目的只是为了提升保护力“3至4个月”,到底有什么必要?施打“第三剂”还得考虑疫苗副作用的问题,多打一剂的好处是否大于得到血栓、心肌炎等风险?

多名国际专家在国际医学期刊《刺胳针(又称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研究指出,目前采用的两剂疫苗策略对预防重症与死亡仍有很好的防护效果,因此没有必要对一般人打第三剂。

“第三剂已经是极限?” 台大权威医师:不同意这说法

疫苗一打在打,双剂后还有第三剂,接著还要有第四剂,不少人就因此觉得不满甚至讨论起“疫苗无用论”!不过台大权威医师李秉颖则透露,希望大家用“流感”的概念来思考,也喊话“第四剂不会是极限!”

李秉颖表示自己无法同意这些专家的说法,“不同意这‘专家’的说法,第四剂不会是极限。要不然,我们每年打一次流感疫苗,不是超越极限了吗?问题不是打多会有什么负面影响,而是有没有需要。如果打过几剂疫苗后,新冠变得完全轻症化,那就不需要继续打疫苗,这就是我预期的新冠感冒化。”[3]

“第三剂疫苗”间隔改为12周

COVID-19疫苗全厂牌混打将近两周,你也打了“追加剂”吗?

据Our world in data统计,全球目前已有超过80个国家,开放民众接种追加剂,台湾则是自2021年12月24日起,开放所有年满18岁以上、接种两剂满五个月者,皆能接种追加剂。

2022年1月7日,再公布“追加剂”间隔缩短为三个月(12周),并开放所有民众接种。[4]

够了就好(enough is enough)

医疗的最高目标就是,够了就好(enough is enough)。过多就产生副作用。

生活中最常见的提醒就是,吃维他命可以保健,但脂溶性的吃多了会中毒。疫苗接种不是多打就好,打多了有严重副作用,甚至致死。

台湾的防疫措施两年来做得很好,主要来自国民公卫水准极佳。要保持战果不难,检证过去所做成功经验,加强再加强就好。不要贪功去跟风,别人在打第三剂就去跟流行,中了疫苗公司的计。

媒体要守望(monitoring)这个全民健康的关口,而不是人言亦言随著起舞,要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唉!都已经搞武汉肺炎病毒疫情两年了,怎么可以毫无判断力?有人煽火带风向说“大魔王变种病毒来了”就跟著制造恐慌,还帮忙喊打“第三剂”。太没水准了吧?而卫福部部长应该收回“第三剂”的仓促决策,从长计议。

对抗这个世纪瘟疫,真的就是在打仗。每个国家都想尽方法要“赢”。但是,要“赢”什么,要花多少代价,加上敌人的底细真伪,在开战时几乎都是未知,所以很多资源都被消耗了。这不能说是浪费,因为学费总是要缴。摸清了敌人是谁和它的实力,明了了为何而战且如何争胜,改进战略战术,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5]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