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第二次布匿戰爭

 第二次布匿戰爭

來自 攜程旅行 的圖片

本名 第二次布匿戰爭

日期 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1年

地點 意大利本土、西西里

西班牙行省山南高盧

那旁高盧行省

阿非利加行省希臘

結果 羅馬決定性的勝利,

羅馬建立了在西地中海的絕對統治

第二次布匿戰爭 古羅馬古迦太基之間三次布匿戰爭中最有名的一場戰爭,前後共作戰17年(前218年-前201年)。 [1]

目錄

簡介

迦太基主帥漢尼拔率6萬大軍穿過阿爾卑斯山,入侵羅馬本土,並在前216年的坎尼會戰大敗羅馬軍團,但受限於裝備不足,接下來十多年漢尼拔沒有進攻羅馬城,而是轉戰意大利南部,羅馬當局也改採不正面交鋒的費邊戰術以消耗迦太基遠征軍的力量。前204年羅馬人在大西庇阿的率領下反攻迦太基本土,漢尼拔回軍馳援,兩年後大西庇阿於扎馬戰役擊敗漢尼拔,第二次布匿戰爭告終。

這次戰爭以後羅馬開始稱霸西地中海,迦太基實力大大減退,被迫接受苛刻的條約,直到第三次布匿戰爭為羅馬所滅。戰爭的結果是羅馬占領了伊比利亞半島巴利阿里群島,迦太基成為羅馬的附庸,努米底亞獲得統一。這場戰鬥牽涉到地中海沿岸的多方勢力,戰爭對各個國家的歷史進程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也是羅馬共和國所經歷的幾次最慘烈的戰爭之一,迦太基軍隊曾多次有機會兵臨羅馬城下。這場戰爭中迦太基名將漢尼拔的出色表現奠定了他在西方軍事史上的地位。同時,漢尼拔在扎馬之戰中的失敗也成就了大西庇阿的威名。

背景

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戰爭失敗之後,因失去地中海里的西西里島,迦太基人在哈米爾卡·巴卡的帶領下,開始向歐洲西部的伊比利亞半島發展。前226年羅馬和迦太基簽訂合約,規定兩國以埃布羅河為界,在伊比利亞半島上劃分勢力範圍,據李維所述,條約規定埃布羅河南岸城市薩貢托享有自治權。[1]但在前219年,漢尼拔出兵攻打薩貢托,該城向羅馬求援,但羅馬鑑於該城不是羅馬的同盟未出兵相助,迦太基軍隊在圍困該城8個月,占領該城。事後羅馬令迦太基交出漢尼拔受審,被拒絕之後宣戰,迦太基政府也下令漢尼拔對羅馬開展軍事行動。

戰爭準備

漢尼拔‧巴卡詳細制訂的戰略計劃是,在前237年—前219年征服的伊比利亞(西班牙)境內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越過阿爾卑斯山,從北面對羅馬實施突然的猛烈突擊。據波利比奧斯所記載,漢尼拔在伊比利亞的部隊共有90,000步兵,12,000騎兵,還有一部分是戰象部隊,具體數目現已無法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支戰象部隊的數目之多,無論是希臘世界還是羅馬都是從未遇見的。

與此同時,羅馬方面也積極開展對迦太基的進攻,羅馬元老院決定派遣一支以執政官普布利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為主將,並以其弟格奈烏斯·科爾內利烏斯·西庇阿·卡爾弗斯為副將的軍隊前往伊比利亞。這支軍隊包括60艘艦船,10000步兵,700騎兵。又派遣另一執政官提比略·塞姆普羅尼阿斯·隆加斯率領160艘艦船的艦隊和兩個軍團入侵阿非利加

反攻迦太基城

參見:扎馬之戰

從公元前212年起,主動權轉到羅馬人手中。他們採取積極的行動奪回原在意大利、西西里、伊利里亞和馬其頓的失地。公元前209年,羅馬人攻占了迦太基人在伊比利亞的主要基地之一,新迦太基城哈斯德魯巴企圖從伊比利亞馳援漢尼拔,但因在梅塔夫爾戰役公元前207年中被擊潰,而告失敗。反羅馬同盟因羅馬人屢屢獲勝而日趨瓦解。前204年,大西庇阿率羅馬軍隊在迦太基附近登陸。在公元前202年的扎馬戰役中,迦太基人戰敗。

結果

迦太基失敗。前201年,迦太基人同羅馬人簽訂了條款苛刻的和約。根據和約規定,迦太基撤離西班牙、地中海諸島,迦太基人失去阿非利加以外的一切領地,並完全解除武裝、自衛隊不得赴海外作戰,將整個艦隊交給羅馬,且任何自衛戰爭必須先和羅馬協商等,並償付巨額戰爭賠款,迦太基失去所有伊比利亞半島的領土,海軍解散,只能有10艘防海盜的船。同時選100名14歲以上30歲以下貴族男子赴羅馬充當人質。羅馬則獲得西班牙與高盧南部的領土與西地中海所有島嶼的統治權,至此羅馬成為西地中海的唯一強權。

參考來源

  1. 第二次布匿戰爭, 馬蜂窩,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