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答楊梓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答楊梓州》
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答楊梓州》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作品之一。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詩歌描寫了通過送楊梓州抒發自己苦悶的心情外,更多的是對梓州山河的讚美。(楊梓州是人名,而梓州是地名)。杜甫憂國憂民,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他人格高尚,詩歌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答楊梓州》[1]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杜甫

作品原文

《答楊梓州》

悶到房公池水頭,

坐逢楊子鎮東州。

卻向青溪不相見,

回船應載阿戎游。

作品賞析

單復編在漢州詩內。據前有李梓州,後有章梓州,此又有楊梓州,一歲而有三梓州,何更代之速耶。

悶到房公池水頭,坐逢楊子鎮東州。卻向青溪不相見,回船應載阿戎游①。

遇楊而未盡游池之興,故作詩以答之,此只如一首短札耳。)

①阿戎指梓州之侄。《晉書》:阮籍謂王渾曰:「與卿語,不如與阿戎談。」阿戎,渾子戎也。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2]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3]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4]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着唐玄宗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貧困失望的境地。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

視頻

詩聖杜甫(四) 杜甫逃荒之謎

千秋史話:詩聖杜甫

參考資料

  1. [1] 詩詞文句網
  2. 杜甫簡介 古詩文網;
  3. 杜甫三吏三別原文 瑞文網;發布時間;2017-12-07
  4. 杜甫的十首抒懷詩,悵望千秋一灑淚,搖落深知宋玉悲 品詩賞詞;發布時間;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