筲箕灣譚公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筲箕灣譚公廟 |
---|
|
筲箕灣譚公廟,又稱譚公仙聖廟,是一所位於香港筲箕灣的廟宇,用來供奉譚公。廟宇建於清光緒31年(1905年),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其前身是一間小型的鄉村古廟。該廟曾於2002年重修,在2009年3月19日發表的1,444幢歷史建築物建議評級被降級為三級歷史建築。[1]
介紹
譚公廟的正門石額刻有「譚公仙聖」四字,是光緒乙巳年間倡建廟宇時所刻。廟內牆上刻有多塊碑記,記錄了譚公廟興建和重修的歷史,可說是筲箕灣歷史發展的印記。昔日,譚公廟不但是附近鄉民議事的地方,也是鄉民設立學校之處,兼具宗教、教育、鄉政的功能。現時,譚公廟正殿供奉著譚公神像,傳說他練成了長生不老之術,雖然年紀老邁,外表仍然像個小孩,所以人們設廟供奉他時,仍將他的樣貌雕塑成小孩子一樣。[2]
譚公仙跡
有說本名譚德,元代惠州人,法相多為孩童模樣。據《惠州府志》所載,譚德於惠州九龍峰修行,常持木杖出山,並有老虎隨行代為負重物,十三歲得道成仙,信眾向衪求雨或賜晴,每多應驗,特建廟供奉。又有傳說指譚公為譚峭,因會呼風喚雨及替人治病,被奉為神。咸豐六年,為表揚譚公顯聖平亂,保佑惠州鄉眾,清廷敕封譚公為「襄濟」。香港開埠初年,對石材需求甚殷,吸引不少惠州的石匠來港,同時把譚公信仰帶來香港。
建築特色
該廟背山面海,風水殊佳。清代成廟時其環境極為優美,廟內光緒年間的碑刻記載-「則見廟枕山涯,門臨江溪,右達鯉魚門之水,前朝龍洞之峰」。堪輿家認為筲箕灣有龍脈直沖九龍,此廟正枕於其上。至於內部間格則為常見的「二進式」,即由兩幢獨立相連或並排的建築物組成。廟內文物包括清代的神樓、對聯、銅香爐、八寶、銅鐘及匾額等,極具觀賞價值。廟前的巨石傳說為譚公的寶印,據說已擺放於該處近百年。
供奉多尊神祇
除譚公以外,廟宇還供奉其他神祇,如赤松黃大仙、五通財神。廟內還設有關帝宮及列聖宮殿,前者供奉關聖帝君,後者供奉如龍母等諸神。譚公廟旁則為觀音寶殿,內裡供奉望海觀音,信仰者多為漁民。譚公廟的香火十分鼎盛,每年農曆四月初八譚公寶誕,廟前都會搭起戲棚上演神功戲,灣內停泊的漁船會張燈結綵,善信從四面八方而至,場面異常熱鬧。上演神功戲的首天,善信會恭敬地將譚公的神像移到戲棚前,讓譚公跟善信一同看戲,以體現「人神共樂」的宗教意義。
日軍登陸點
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日軍於當天入侵香港,日軍在12月12日攻佔九龍並伺機渡海進攻香港島。香港島守軍與日軍經過數天炮戰後北角油庫中彈起火,日軍於是趁守軍的觀察視野受濃煙所阻,在12月18日出動突擊艇渡過維多利亞港在筲箕灣登陸,根據英軍的日誌記載,日軍的登岸地點正就是當時仍在岸邊的譚公廟,而譚公廟更被日軍用作臨時指揮中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