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篱笆青青(赵思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篱笆青青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篱笆青青》中国当代作家赵思芳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篱笆青青

随着汽笛的一声鸣响,售票员提醒我到站了。走下车,向天空望去,阳光变得微弱,太阳快下山了。

匆忙回到万象河畔的母亲家,放下行李,让母亲陪我去看看让我魂牵绕的山林深处的村子。

傍晚时分,来到田园牧歌式的池塘旁,一片晚霞斜铺水中,水中倒映着残阳的影子,清风拂来,闪动着红艳艳的波光。池塘的后边是起伏的连山,远处的山林似乎被烟雾所笼罩,小山村此时宁静而幽美。在这个池塘埂上我曾经放过牛,也曾经在暴雨来临前给父母送过雨伞、斗笠,也曾爬到树上采摘桑果。穿过塘埂,走过一段山路,便来到一个山坳。

这个小山坳里只有几间土坯瓦房,住着一对年届古稀的谢氏夫妻。自从我外出求学,再也没回到这地方。小时候,常看见他们早出晚归。春天他们一块拔秧插秧,夏天他们一起种菜锄地,秋天他们一起收割稻谷,冬天他们一块赶集上店。他们养育了四个孩子,如今儿女们如蒲公英般分散到各地。母亲说,几个儿女也偶尔回来看望他们。他们对子女要求很低,只要常回来看看就行了,他们过惯了自耕自足的生活。这家女人不是本地人,娘家住在平原,曾住不惯我们这地方,尤其走不好我们这凹凸不平的山路,男人为了女人赶集上店方便,一个人推着小车,一车一车地拉来石子、沙子,铺好这条通向村子大路的石子路。我们走的这条小路,就是这谢家老头子为他的女人修的。一年年,一天天,他们从这条路走出去,又从这条路走回来。就这样,这条小路被他们踩得溜圆光滑。是啊,这条路见证他们的爱情。这时我的脑中马上闪出“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诗句,但愿他们幸福到永远。本来我还想走进去,和老两口打声招呼,可一阵狗吠传来,吓得我牵着母亲的手匆忙离开,心里还不停地祝福两位老人家。

从山坳出来,顺着小道往上走,看到了一片竹篱笆:篱笆青青,来自乡村的深处,青绿着,蜿蜒着,像一条绿色的丝带,拴住乡村的暖,拴住乡村人家的脚步,拴住千里万里游子的心房。一圈小小的篱笆,温柔纤细,一如母亲温暖慈爱的眼神。望着眼前的篱笆,我心潮起伏,激动着,澎湃着。久违了,家乡的竹篱笆。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当年一个馋丫头,在你这儿采摘过青青的箬竹叶的身影,越过你爬上桃树采摘桃子的情景。离开家乡这么多年,我一直怀念用箬竹叶包裹的家粽的香甜、那清脆的家桃的馨香。身居闹市,钢筋混凝土垒砌的高楼大厦,常让我心慌眼涩,多么向往家乡的小桥流水,竹林篱笆啊。  

青青的叶子,细细的竹节,透过繁密或稀疏的枝条,我看见了小鸡悠闲地啄食青草,不时地咯咯,唱着欢快的歌;小灰鸭的头一仰一俯,为找到一个大青虫兴奋得嘎嘎狂叫;那小黄狗摇着尾巴,不时地向来人投来戒备的眼神。

繁华锦簇的篱笆是母性乡村优雅的蕾丝花边,掩映着,羞怯不语。看着眼前的篱笆,脑海里浮现出儿时看到的乡村晨景:红红的朝阳升起来了,一声鸡啼啄破了黎明,一霎时乡村沐浴着七彩云霞,鸟儿们在篱笆上唱起了情歌,歌声婉转,流淌着多情的音符。我从散发着谷物香醇的梦里醒来,绕着青青的篱笆看了又看,像读一首诗,像在欣赏一幅画,像听到一曲古典的乡情乡韵。每一片叶子都是清新的,每一瓣花朵都散发着清香;就连晶莹的露珠,一旦亲近上青青的篱笆,也会很久不舍得离去,自高处滑落,落在低处的叶面上,又跌落在篱笆下青青的草丛里。或许被几只早起的蚂蚁匆匆抢了去,分享着自然母亲赐予的芳醇。  

天色向晚,篱笆上边的一户人家,房顶上一缕缕炊烟缓缓飘向空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陶渊明的诗句描绘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吧。背井离乡的游子,只要想起这缕缕炊烟,心头必荡漾起别样的温暖。每每给孩子们讲解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自然想起家乡屋顶上的缕缕炊烟。那炊烟是游子心灵的归宿,也是我思念家乡的情愫。

继续往山村深处走去,来到山林更深处的山脚下。空荡的山谷传来了阵阵鸟鸣,宛转悠扬,嘤嘤成韵。聆听这天籁之音,家庭的琐屑、工作的重压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天人合一,我忘记了尘俗中的一切。

太阳落山了,在母亲的催促下,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快到万象河畔,在一处土坯墙黑瓦房门口,突然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一群群鸡子刚从田野间、深林处回家,“鸡栖于埘,日之夕矣”。门口停放的饭钵,可以看出这家女主人刚给小鸡喂了食。自从去了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高楼的城市,再也见不到这样的画面。每天下班穿梭于繁华的街道,仰望霓虹闪烁的高楼,就想起儿时我那遥远的山村小鸡归巢的景象:女主人一手端着盛着稻谷的葫芦瓢,一手轻盈地撒着秕谷,嘴里轻声唤着“咯、咯、咯……咯、咯、咯……”,听着这声声呼唤,小鸡们马上跑到女主人身边,欢快地啄食,嘴里还发出快乐的咯咯声。只要想起这画面,一股股暖流在周身流淌。  

在这家门口我遇到了大叔大婶,他们的女儿曾是我同窗。大叔温暖的大手紧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天渐渐黑了,大叔说:“丫头,天黑了,你和你娘就留在我家吃晚饭吧。”

“不了,孩子昨天就打电话说要回家,我已经为她炖好了排骨。谢谢你们的好意。”母亲微笑着答道。

“这孩子,我也多年没见了。吃顿饭,咱们叙叙旧,也没啥的。”大婶也是挽留。

“我们快到家了,一会儿就可以吃饭了。不要客气了,谢谢大叔大婶。”我委婉谢绝。

暮色四合,我们走到了通向母亲家的公路上,万象河畔的商铺已经亮起了霓虹灯。借着绚丽的灯光,看见临近公路的土坯房上写个大大的“拆”字,不禁有些惘然。我不知道下次回来还能不能看到一抹夕阳下的山村?还能不能再次亲近那青青的篱笆?[1]

作者简介

赵思芳,女,河南信阳市某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市作家协会会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