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米罗的维纳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米罗的维纳斯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本名 米罗的维纳斯

外文名

Ἀφροδίτη τῆςΜήλου,

Aphroditē tēs Mēlou

创作时间 公元前2世纪末

发现地点

爱琴海米洛岛

高 204厘米

米罗的维纳斯:又译为米罗的阿佛洛狄特希腊语:Ἀφροδίτη τῆςΜήλου,Aphroditē tēs Mēlou),被称为是米罗维纳斯,是一座古希腊雕像,也是古希腊雕像中最出名的雕像之一。它被认为是描述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阿佛洛狄特(罗马人称为维纳斯)。它是一座大理石雕像。从它底座的刻印知道,它被认为是亚历山大·安提俄克的作品;早期,它被错认为是雕塑大师普拉克斯特里斯的作品。 [1]

简介

《米罗的维纳斯》创作于公元前2世纪末,高204厘米,1820年发现于爱琴海的米洛岛,1821年后为卢浮宫所收藏。她被誉为“黄金时期的缩影”,总结了古希腊所代表的一切。女神失去了双臂,但保留了完整的头部和面容,使我们能一睹女神秀美的风采。雕像从头、肩、腰、腿到足的曲线变化使人体以无比圣洁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沉静的表情里有种坦荡而自尊的神态,在她的面前,人们感到的是亲切、喜悦及对生命自由的向往,丝毫没有俗媚和肉欲。艺术家充满深情地表现了女性温柔宁静的美,被认为女性美的原型。

雕像的描绘

尽管米罗的阿佛洛狄特以她丢失的手臂的神秘感而著名,但足够的证据证明雕像的右臂被横穿躯干搁在她提起的左膝上的右手而降低,因而它看上去似乎是按住滑动的包裹住她臀部和腿的帷帐。在她的右边胸部下方有一个洞,被认为是当初用来安置支撑单独雕刻的右臂的金属榫的。

左臂拿着一个苹果伸出至雕塑视平线以下大约一赫姆。雕像的右边比左边和后面做得更细致,标明这座雕像是计划从它的右边进行观看的。左手应该是悬空捧着苹果进而回到雕像安置的壁瓮里。当左手还在时,观察者就能清楚看到女神正看着她左手上的苹果。

按照以前希腊雕塑艺术的习惯,这座雕像应该被刷上油漆,用珠宝装饰,并且放置在一个体育馆的壁瓮里。对雕像的粉刷和珠宝装饰意图是让让雕像更加栩栩如生。现今,所有粉刷的痕迹都已经消失,并且唯一的徽章标志、项链、耳环和皇冠都成了附着的破洞。

扭曲站姿、明显的膝盖投影、丰盈体态,以及立体的帷幔效果,都是典型的公元前三世纪后的希腊艺术风格。而且,感性拼接的肉体和看似快要滑落人体的帷帐纹理,是希腊文化观念上欲望诱惑的显著标志。

雕像的发现

米洛斯的阿佛洛狄特在1820年4月被一个农民(Yorgos Kentrotas)在米洛斯古城废墟下掩埋的壁瓮里发现,米洛斯古城就是现今爱琴海上米洛斯岛的一个村庄(Tripiti),当时属于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雕像被发现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上部分躯干和下面被帷幔遮住的腿),连同几根上有赫尔密斯头像的方形石柱(柱子高达头部),左臂上部的碎片、捧着苹果的左手,和有铭刻的基座。一名法国海军军官奥利维尔·范提尔(Olivier Voutier)当时在岛上探险。在年轻农民的帮助下,范提尔开始挖掘被发现了的古代遗迹。不到几小时,范提尔就挖掘出了米洛的维纳斯。大约十天后,另一名法国海军军官朱力·迪蒙·迪尔维尔(Jules Dumont d'Urville)发觉了它的重要性并为法国大使购买其到土耳其做准备。

主要影响

在十九世纪,米洛斯的阿佛洛狄特最显著的名声不仅是因为她本身被公认的美丽,还归功于法国官方的大力宣传。在1815年,法国把当时被拿破仑·波拿巴当作战利品掠夺来的美第奇的维纳斯归还了给意大利人。美第奇的维纳斯被认为是现存最好的古典雕塑之一,导致法国大力提升米洛斯的维纳斯地位,使其比他们失去的雕像更珍贵。米洛斯的雕塑被很多艺术家和评论家所赞扬为优雅柔美的象征,然而,其中的批评者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称其为“大宪兵”。

虽然米罗的维纳斯诞生已有2000多年,但站在她的面前,丝毫感觉不出她有“古董”的气息,她是那么美、那么纯,微微倾斜的身体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沉思,仿佛在等待,曳地的长裙自然下垂,呈现出流畅的衣褶,使女神具有一种柔和的流动感。在她面前可以感觉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净化人的灵魂,升华人的精神。这尊古希腊时期的雕塑现已成为美丽、优雅、健康的象征,活力与尊严的化身。

参考来源

  1. 米罗的维纳斯, 豆瓣电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