粃壳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粃壳草,中药材名。本品为禾本科粃壳草Leersiaoryzoides(L.)Sw.var.japonicaHack,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为:清热,解表。主治感冒,疟疾,目赤肿痛。[1]
药理简介
中文名:粃壳草
别名:假稻、粃颖草
来源
禾本科粃壳草Leersia oryzoides (L.) Sw. var. japonica Hack,以全草入药。
形态特征
有时具根茎,秆高30~30厘米,直立、丛生,基部倾斜而具鳞芽,节凹陷而被倒生微毛。叶鞘无毛或有倒生小刺状;叶舌硬质,长0.1~0.2厘米,基部两侧与叶鞘边缘相结合。叶片扁平,灰绿色,粗糙,长6~20厘米,宽0.5~1.5厘米。圆锥花序疏松,长达25厘米,幼时基部常包于叶鞘内,分枝细弱,粗糙,具棱角,互生,长达11厘米;小穗柄长0.1~0.2厘米,顶端膨大;小穗长约0.7厘米,宽0.2厘米;外稃两侧具刺毛,脉上刺毛较长;内稃两侧亦被细刺毛,中脉上刺毛较粗而长;雄蕊2~3枚,花药长约0.1厘米,颖果长圆形。
生境分部
性味
涩,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表。主治感冒,疟疾,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0.5~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