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粉红腹岭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粉红腹岭雀

中文学名: 粉红腹岭雀
拉丁学名:Leucosticte arctoa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亚 目:鸣禽亚目
科:燕雀科
属:岭雀属
种: 粉红腹岭雀
亚 种: 5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Pallas,1811
英文名称: Asian Rosy-Finch
英文名称: Pink-abdomened Mountain Finch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粉红腹岭雀[1](学名:Leucosticte arctoa)为雀科岭雀属的鸟类。体重25-34克,体长150-182毫米。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深色岭雀。分布于俄罗斯、千岛群岛、日本、朝鲜半岛、北美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内蒙古、东北、河北等地,多见于海拔2700m 以上的高山岩壁、石砾堆、高山盆地、丛林高地、沿海砂地港口及灌木丛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阿尔泰山脉。

外形特征

粉红腹岭雀雄鸟额和头顶前部、眼先、颊和耳覆羽概为黑褐色,次端斑银灰色,形成灰黑鳞状斑。前额和眼先不明显、较黑,耳羽羽缘有的微沾玫瑰红色,头顶后端、眼后缘的头顶两侧、枕至后颈灰白色具宽阔的棕褐色羽缘,常常遮盖灰白色而使该部呈棕褐或锈褐色。背、肩淡棕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纵纹;腰和尾上覆羽灰褐色,末端呈玫瑰粉红色,也有的标本基部黑褐色,次端斑玫瑰红色,在黑褐色与玫瑰红色次端斑之间还杂有银灰色,端斑为棕褐色,从而使玫瑰红色呈鳞片状排列。尾黑褐色具窄的棕色羽缘;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色,翅上覆羽末端粉红色或具粉红色斑。初级飞羽和外侧次级飞羽外翈羽缘缀粉红色,内侧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外翈具宽的淡棕褐色或锈褐色羽缘。下体颏、喉、胸灰黑褐色具银灰色或灰白色端斑,尤以胸部灰白色斑点较显著并微沾粉红色,腹和两胁灰褐色,次端斑银灰色,渲染玫瑰红色甚显著。尾下覆羽暗灰褐色具宽的白色羽端并微沾粉红色。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上下体粉红色少而不显著。

虹膜红褐色或暗褐色,嘴夏季黑色、冬季橙黄或黄白色,尖端黑褐色,脚黑色。

叫声:鸣声为缓慢下降的一连串chew声,从地面或于螺旋形下降飞行时发出。叫声为重复的单音chew,干涩的peut声或似麻雀的唧叫[2]

生活习性

习性:常成小群、有时亦见与领岩鹨混群活动和觅食。停息时多站在地上和岩石上,地面奔跑迅速,频繁地在地上或岩石间奔跑穿梭,偶尔也短距离的从一处飞向另一处,并发出单调的叫声,为缓慢下降的一连串chew声,从地面或于螺旋形下降飞行时发出。

食性:主要以野生植物种子为食,也吃灌木果实和种子,此外还吃部分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栖身环境

栖息于树线以上的山顶苔原、灌丛、草地和有稀疏植物生长的裸露岩石地上和岩坡上,海拔高度1200-1900米或更高。冬季常游荡到沟谷或岩石海岸地区,有时也出现在林缘灌丛和稀树草坡,但一般不进入森林。繁殖期间则多栖息于低山和平原地带的岩石苔原地区。

繁殖方式

繁殖期6-7月,通常营巢于岩壁缝隙和岩石间,1年繁殖1窝,常成群在一起繁殖。巢呈杯状,由枯草和草叶构成,内垫有兽毛和鸟类羽毛,结构较粗糙。每窝产卵通常3-4枚,卵白色。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东北亚从阿尔泰山至西伯利亚及日本。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可能在阿尔泰山有繁殖;亚种brunneonucha繁殖于黑龙江西部,冬季迁至黑龙江南部、辽宁及河北。地区性常见于海拔3600~5500米[3]

亚种分化

序号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与年代
1 粉红腹岭雀指名亚种 Leucosticte arctoa arctoa Pallas, 1811
2 粉红腹岭雀东北亚种 Leucosticte arctoa brunneonucha Brandt, 1842
3 粉红腹岭雀俄罗斯亚种 Leucosticte arctoa cognata Madarász, 1909
4 粉红腹岭雀贝加尔湖亚种 Leucosticte arctoa gigliolii Salvadori, 1869
5 粉红腹岭雀蒙古亚种 Leucosticte arctoa sushkini Stegmann, 1932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4]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