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粤剧名家马师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马师曾,男,著名粤剧名家,(1900年4月2日-1964年4月22日),出生于广东顺德县龙潭 ,于在1944年与红线女结婚,其子马鼎盛是著名的军事与时事评论员。1955年底回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擅演丑生、小生、小武、花脸、须生等行当,独创的“乞儿喉”,半唱半白,顿挫分明,有时还揉入方言俗语,活泼滑稽,成为脍炙人口的马腔。他于晚年改唱老生,技艺愈精,演来苍凉刚劲,颇见功力。

其代表表演剧有:《苏武牧羊》、《杜十娘怒沈百宝箱》、《搜书院》《江湖十八本》等剧目,其中马师曾对丑角的演法特别喜爱,故在丑角的表演艺术上作了特别研究,终于创出有独特风格的“马腔”,俗称“乞儿腔”,一新观众耳目。并且在《苦凤莺怜》中马师曾将剧中的乞儿仔表演得微妙微肖,深受观众赞许。

      同时,马师曾也是一位爱国人士,抗日战争爆发,国难当头,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掀起全民抗战热潮。当时省港的粤剧界“广府班”艺人,不愿留在沦陷区,为日寇粉饰太平登台演出,纷纷逃离香港、广州沦陷区,南下湛江。他们有的原班人马齐来,有的结伴而来组班,有的单身前来搭台。

这当中著名的艺人有:薛觉先、马师曾、梁醒波、谭兰卿、郎筠玉、红线女等。他们演出栖身维持生计外,不少艺人还组织抗日剧团,编演抗战节目,进行救国宣传。众多的粤剧大老倌和红伶到湛,使边远的湛江地区粤剧一度兴盛。1942年3月在香港沦陷的第三天早上,马师曾冒险带领全家大小十一人逃出香港,潜入澳门再转辗到湛江。到湛后,马师曾即与欧阳俭、罗丽娟、红线女、梁冠南、马师球、甘燕明等组成抗战剧团,在霞山,赤坎一带演出,霞山东堤一横路的中华戏院、赤坎南方路的中央戏院都有他们演出的足迹。他们全力以赴演绎传统戏剧和抗日内容节目,连续公演近二个月,久演不衰,其中很多是劳军、救济难民、捐款和筹募寒衣等义演,此前,他领导的太平剧团,编演了《卫国弃家仇》、《秦桧游地狱》、《洪承畴》、《救国怜香两情深》等宣传抗日救国、痛斥汉奸无耻嘴脸为内容的剧目,广受观众欢迎。日寇迫近香港时,曾派特务汉奸,多次迫令马师曾组团慰劳日军,马师曾称病而拒绝出演。